“铁杆庄稼”的嬗变

17.09.2017  18:44

  

巴彦县“旱改水”促进农民增收。

  风吹稻浪,遍野飘香。

  金秋9月,记者驾车行驶在哈肇公路巴彦段,公路旁大片大片的稻田在太阳下闪着耀眼的光泽,金色的稻穗散发着迷人的成熟味道,呈现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结实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却挺起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腰杆,水稻成为他们致富兴家的“铁杆庄稼”。但长期以来,在哈尔滨农村地区,玉米才是绝对的“铁杆庄稼”。这个称呼,既是玉米挺拔生长的形象比喻,也有不论规模和产量,玉米都是这一地区绝对主导作物的概括。“玉米收成好,全家吃得饱”这样的话曾经流传甚广。

  随着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调结构的一大方向就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削减玉米库存。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使玉米价格持续低迷。大片原来种植玉米的田地,变成了蔬菜、大豆、药材基地,单一结构向多种经济作物转换。

  在这些转换中,被称为“旱改水”的水稻替代玉米的种植变革,因为顺应市场和政策推动,产生了良好效果和榜样效应。曾经的“铁杆庄稼”玉米,主动让出了“一家独大”的地位。改革中尝到甜头的农民,也纷纷主动加入到“减玉米、增水稻”的行列。

  第一批“旱改水”的受益者

  如今每天途经哈肇公路巴彦段的农民,望着沿公路修建的灌溉水渠,瞧着路两侧金灿灿的水稻,都羡慕地说:“看看人家这儿的耕地,离江边五六里照样能种水稻。”这都得益于巴彦30万亩“旱改水”项目。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要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如今,哈尔滨以巴彦30万亩“旱改水”示范工程为代表的种植结构调整,将低质低价玉米种植转向高质高价水稻种植,成为冰城农业提高供给质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典范例。

  据了解,巴彦县巴彦港、富江、松花江等3个乡镇均位于松花江北岸大顶子山航电纽枢工程可灌溉区域,耕地总面积38.68万亩,曾是松花江沿岸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沿江灌区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和效益相对较低。

  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松花江经济带战略部署,市农开办积极贯彻落实,把钱花在刀刃上,连续向巴彦“旱改水”项目投入农业开发项目资金1.63亿元,目前已完成“旱改水”面积8万多亩,直接受益农民2.4万户……如今,哈市最大一块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带正在巴彦松花江沿岸崛起,稻浪飘香富民乐业的“旱改水”画卷成为农业开发资金撬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最好注解。

  作为哈市农业开发重点项目的巴彦县30万亩“旱改水”项目启动建设,大幅提高了当地农业效能,促农民增收。

  巴彦港镇沿江村农民宋云忠自己有2000多亩承包地,是巴彦港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巴彦县第一批“旱改水”受益者。“每年多挣四五十万”,3年来他的收入变化就是“旱改水”的效益注解。

  “沿江水稻灌区,几乎不用花多少钱就能让江水流淌到田地边上,大大节约了水稻生产成本。”宋云忠告诉记者,去年他扣了40个稻苗大棚,在原有2000多亩基础上,今年他又增加了1000多亩水田,稻苗大棚整整扣了100个。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的稻苗可以种植65亩水田,这100个大棚足足可以种6000多亩,现在每亩水稻产量能达1300余斤。如今老宋成为屯子里的“领头羊”,宋云忠种啥,别人也跟着种啥。

  “旱改水”价值观的变革之路

  这几年,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百余名巴彦当地农业干部几乎都扑在了灌区建设项目上,县农开办技术员赵萍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旱改水”工作,赵萍说:“现在的活儿比以前好干多了。旱地改水田,困难一重又一重,除了解决必不可少的水源外,农民种植习惯是最大的硬性问题。以前一说种植水稻,种了半辈子玉米的老农户们都愁得眉头紧锁。平整土地、打水、浸种、催芽、育秧……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播种结束,每天都在地里忙活15个小时左右,比种植玉米累上几倍。而且,老农户们普遍缺乏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心里犯怵,主动参与‘旱改水’的热情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赵萍就挨家挨户给农民们算“旱改水”的增收账。

  随着玉米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种玉米越来越不赚钱,加上“赵萍们”的动员和讲解,部分先尝先试农户的带动示范,几年时间,当年说破嘴皮也不干的农民们,现在“跳着脚”要求“加塞儿”提前“旱改水”。每天一大早,赵萍就得跑到提水站检查,接着得一个村一个村地检查农田灌溉情况。一进村屯,赵萍就会被村民们拉住说个没完,不是这家提问题,就是那家请教灌溉知识,大伙生怕一不留神,这个给农民们带来“金山银山”的“活财神”又赶往下一个站点了。现在每当“旱改水”完工一个点,那里就成为其他村屯的示范点,从春耕到秋收,各村屯从村主任到村民纷纷来此观摩、取经,并找施工人员商量自己村屯应该咋施工。

  当地一位“旱改水”受益农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旱地种玉米每亩地收入最多也就500块钱,如今变成水田种水稻每亩地收入达1300元,以10亩田计算,‘旱改水’后一年增收近万元,而且政府还免费培训水稻种植。”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当地玉米等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而价高质优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很多在字面上并不能完全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民,在“旱改水”项目的带动下,不知不觉间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统计显示,仅3年时间,巴彦沿江区域水稻面积增加了8.2万亩。

  通过向绿色生态要发展,向品质营养要效益,目前巴彦县绿色有机水稻发展到11万亩,成为全省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与巴彦一样,水土资源富集的通河县同样加快了“旱改水”进程。丹青水库、松花江泵站、牡丹江泵站、新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为“旱改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预计到2019年,该县将新增水田面积19万亩,全县水田总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实现百万亩水田建设目标。巴彦、通河成熟的经验模式将辐射更广的范围,未来冰城乃至全省将有更多具备条件的黑土地从旱地变成优质高产的水田,助力农业结构调整。

  “旱改水”带动产业模式进化升级

  巴彦“旱改水”项目正在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演绎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径。

  市农开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巴彦“旱改水”项目区开始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已达1.4万亩水田,现在成为整个建设的最大亮点,因为这项新技术如同把家用自来水引入灌溉农田,让农民种植水稻时,省水、省地又省钱。

  除了灌溉技术外,巴彦“旱改水”项目区还开创了稻田养泥鳅的种养结合新模式。如今这个种养新模式正在巴彦港沿江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泥鳅比较好养,经济价值也不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农业部门免费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泥鳅幼苗,一亩水田可以领取30斤泥鳅幼苗,在水田里放养,到水稻收获的季节,一亩水田可收获150至180斤的泥鳅成鱼,能够卖到9元/斤。不算水稻,每亩地单算泥鳅的收入就能达到1500元上下。如今在沿江村等“旱改水”项目核心区,像这样的水稻+泥鳅的种养面积达300亩。“旱改水”带动的泥鳅致富经演绎了冰城种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径。

  根据规划,未来巴彦县沿江30万亩“旱改水”项目区,将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基地,展现大农业、大水利、大农机的现代化恢宏气势。同时充分利用项目区位于哈尔滨市1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打造集生产观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效益型农业示范基地,从而带动农业产业模式的进化升级。

  除了巴彦,哈尔滨的“旱改水”结构调整还在通河、方正等地展开,并都收到了较佳效果。下一步,巴彦等地“旱改水”的成熟经验将在冰城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广和复制,项目的示范效应将成为哈尔滨发挥省会城市“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全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