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 话传统 纪念俞大光院士座谈会举行

21.04.2017  19:50

哈工大报讯(刘培香/文 兰锐/图)4月17日,电气学院在逸夫楼604会议室举行纪念俞大光院士座谈会。师生共同缅怀杰出校友俞大光院士,回顾他光辉的一生,共话“铁将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原副校长、电路教研室原主任周长源教授深情回顾了与俞大光院士共事的经历,回忆了他治学严谨、规格严格的教师风采和“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到哪里”的党员风范。“俞大光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他是教研室主任,手把手地引导我走上教师之路,对我的指导和帮助4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间断过;而我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共同在一个党支部里过了好几年生活,在他离开学校以后仍然相互勉励前进,始终是好同志。”周长源回忆道,“当年哈工大在教学上提出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口号,俞老师就是这一口号的‘活样板’。‘铁将军’不仅铁面无私,还颇有儒将风度:威而可敬,严而讲理。”周长源还回忆了俞大光院士作为党员服从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党的事业需要、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情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目标。当年国防科委决定要调他去北京,俞老师本人最愿意教书,不愿意离开哈工大,学校也舍不得放。开始学校提出用另外的骨干教师来换,科委不同意。当李昌校长找他谈话时,他表态:我希望继续留在学校教书,但是作为党员,我服从组织分配。”周长源表示,俞大光院士始终把工作需要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使耄耋之年仍然全身心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电路教研室孙立山教授在座谈会上展示了与俞大光院士交流的电子邮件。“虽然之前没见过俞大光老师,但经常听周长源老师讲他的故事。2009年,我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周老师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当时想到俞大光老师是电工学领域的泰山北斗,我就冒昧地给他发了一个邮件,想请他写一封推荐信。没想到俞老师很快就回复了,同意写推荐信,并让我把申报材料发给他。俞老师在回复中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详细修改,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此后我与俞老师建立了联系。”2010年,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俞大光院士筹备九十华诞座谈会。孙立山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听俞大光院士的同事讲述了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他非常感动。“一是他的人格魅力,他总是非常平易近人,对身边的同事非常关心,哪怕很小的事情也非常关注;二是他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始终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服从组织分配;三是他对国防事业的坚守,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也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孙立山还讲述了俞大光院士一生清正廉洁、公私分明、支持子女到边疆工作等故事,以及虽然已经离开哈工大但一直关心学校、关心专业发展的母校情结。

纪念俞大光院士,既要传承他的精神,又要与时俱进地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电气学院副院长、电路教研室主任霍炬谈了3点体会。首先,我们从俞大光院士等老一辈身上继承了什么?哈工大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电工基础教研室也有“铁将军把关”的传统。当时的学生把“电工基础”看成是“老虎课”,是很多毕业生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认识到这种严格让他们终身受益。这就是俞大光院士等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带给一代代哈工大人的深远影响,也是我们严格要求、严格培养、把每名学生都培养到位的结果。第二,除了继承老一代的传统,我们又发扬了什么?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要在规格严格、“铁将军把关”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的时候,也要更多地加入创新元素,让我们的学科能够力争上游,也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第三,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师者?我们应该从入学之初就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坚持“三严三实”要求,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实,把对学生的帮助做得更实,把“铁将军把关”的传统与精神传承和发扬得更实,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学校工作了32年的电工学教研室姜三勇教授说:“俞大光老师是电工基础教研室第一任主任,柳焯老师是副主任。我们从上大学开始就使用俞老师编写的教材,对俞老师‘铁将军’的称号也耳熟能详,而且可以说哈工大的校训与电工基础教研室‘铁将军把关’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姜三勇说,“记得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名学生在口试时将一个单位量词说错了,差一点不及格。学生心里很接受不了,但俞大光老师告诉他: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科学研究、做工程技术,如果不严谨,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姜三勇认为,虽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字面上比较朴实,但内涵非常厚重,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当时可能不理解,但将来一定能够体会到这种严格要求带来的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纪念俞大光老师,就是要把他们这一代人的传统很好地继承下来,而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学习俞老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好书、育好人。受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学生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通过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肩负好教书育人的责任。

得知俞大光院士逝世的消息,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友陈希有教授发来题为《崇高敬仰深切怀念》的文章,深切缅怀让他无比敬仰、对他的成长影响深刻的恩师。“我第一次见到俞老师的时候,他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在教学研讨、教材修订等学术方面,我多次求教俞老师。在全国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以及电气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上,又多次荣幸地见到俞老师。在我与他交往的时候,他就像慈父一样,给予我许多直接关怀。他的言行和事迹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在事业上受益颇多。”陈希有在文中回忆了多次向俞大光院士求教并得到悉心指点的感人故事,无论是平易近人的电话长谈,还是语气谦逊的邮件回复,抑或是如沐春风的当面交流,都让他十分感动,并渐渐地把俞大光院士视为自己的亲密恩师。他在主编《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过程中,曾登门拜访或电话及邮件咨询俞老师多次,每次都获益匪浅。让他惊叹的是,80岁高龄的俞大光院士思路非常清晰,虽多年不从事电路教学,但对电路基本概念把握的准确程度让他感到无比钦佩,自愧不如。“俞老师在我送上的教材稿中所做的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和我们探讨问题的往来邮件,我将永远珍存,以此激励自己以恩师为榜样,严谨对待学问。他的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范,让我深深敬仰。与俞老师结识并受益于俞老师,是我的自豪与荣耀,是我宝贵而幸福的人生经历。

从2006年留校任教至今,在这个集体中我时刻感受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教风。随着留校时间的加长、对教研室了解的深入,我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教学气质来自于传承,来自于俞大光老师‘铁将军’式的教学作风,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良心。”电路教研室金钊老师说,身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俞大光老师对基础教学负责任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依然影响着每一位教师。她从2010年开始讲授电磁场课程,面对学生对众多数学推导的抱怨,她困惑过、纠结过,甚至想过是否要迎合学生的口味,回避数学推导,挑简单的内容来讲。但在读了《俞大光院士九十华诞文集》这本书之后,在书中她看到俞老师对不同程度学生培养的重视、对所授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强调,让她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数学推导之后对物理概念的阐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要身体力行地诠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立德树人。

电路教研室杨旭强老师说,上学和工作期间,他经常听到俞大光先生的故事,使他对“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只有规格严格,才能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只有功夫到家,才能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功夫做到家、做到位,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精心准备所讲的每一句话。同时我们也要跟上当前的形势,结合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地改革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虽然我们与俞大光院士从未谋面,但是我们都听说过他的故事,尤其是‘铁将军把关’的故事。”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李熙说,“通过老师们的讲述,知道俞大光先生在学校时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即使离开学校也一直关注《电工基础》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都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他在教学上有口皆碑,在科研中兢兢业业,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益终身。”

俞大光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使国家失去了一位科技泰斗,教育界失去了一位治学大家,同学们失去了一位尊重的好老师。今天我们老中青三代相聚在一起,共同缅怀俞大光老师,总结提炼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哈工大人的传统和精神,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在我们身上和我们培养的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姜华表示,通过座谈交流,使后辈对前辈辉煌的一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她对俞大光院士留下的精神财富有3点感受:一是“服从需求”。20世纪50年代他从武汉大学欣然来到北国冰城,60年代又被一纸调令调到北京,后来又到绵阳九院,他始终听从党的号召、服务国家的需要。二是“竭诚奉献”。在教学上他编写出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教材并成为经典,功不可没;在教书育人中他一丝不苟、言传身教;投身国防建设,他信念坚定、无私奉献。三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个传统在俞大光院士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正是哈工大精神的集中体现。“俞大光老师是哈工大精神的奠基者之一和典型代表之一,我们责无旁贷要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姜华表示,俞大光院士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却将永远激励一代代师生,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铭记于心,尊重科学、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为哈工大、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默哀

座谈

与会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