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走出去”带回合作与希望

26.01.2018  02:41

    过去这一年,佳木斯的活跃度、受关注度如同四季更迭般明朗。不断地“走出去”,与发展伙伴由陌生到熟知;不断地“迎进来”,以新姿态改变旧印象。回望一年来的种种美好相遇,为佳木斯带来了新机遇,拓展了新平台,开阔了新视野,描绘了新未来。
  重磅三连击:能量满满把机遇迎进来
  “院士专家佳木斯行”“央企对接佳木斯行动”“大米产业展览交易基地”三大重磅活动不断充实放大佳木斯的比较优势。一扇又一扇“新窗”被打开,引入与优势相连、相融、相促的强力量,在丰沃的土地上聚焦“佳木斯时间”。
  2017年9月,“院士专家佳木斯行”面向科技主流,面向创新前沿,面向市场风向,我国生物学、药学、农学、工业机械学等领域多个学科的20位院士专家带走了佳木斯重点领域的真实需求,留下了动力转换、产业调整、方式转变的智慧方案。
  活动院士专家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黑龙江省罕见,在佳木斯市前所未有。带来的是绵延向前的思维拓展。
  建立工作站,紧密联系,信息对接……需求双方因“智囊”的牵引碰撞出火花,合作路上留下的脚印都是新的。
  春风吹起涟漪,佳木斯磁力叠加释放!
  2017年10月,26户中央企业与佳木斯相关企业深入交流、对接,开启了合作共赢的“直通车”。加强与央企合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振兴发展是央企对接佳木斯行动根本要义。
  佳木斯在行动中加速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大桥经济、对俄贸易及东北亚大通道、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融合、全域旅游开发等方向深入对接央企。优势与潜力最能说明经济增长的韧性。各县(市)区与央企进行了密切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7年12月,全国首家也是唯一的中国大米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在我市揭牌,佳木斯再一次成为全国聚焦的中心。
  中国大米产业展览交易基地是在新时代中的创新,把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的产业链连起来,形成一个生态圈。将在改革完善大米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健全市场要素配置机制、加强大米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大米产业经济、完善现代大米产业仓储物流体系、加强大米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等具体方面持续发挥作用。未来,佳木斯乃至黑龙江大米产业将在更大舞台展现佳木斯魅力、龙江实力。
  开放新纬度:脚步匆匆将项目留下来
  抓机遇融入大趋势,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振兴发展路径。在转型振兴发展的路上,佳木斯蹄疾步稳,方向坚定。
  佳木斯市以区域特色为导向,以产业项目为核心,以园区平台为引擎,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更多地引智引技引资引项,将短板补齐、将长板做长。
  实践写下了这样的结论。
  2017年,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和年产10万吨山梨醇项目落地富锦。令人振奋的是,这两个项目在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中迈出了坚实一步,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中标注上佳木斯印记。
  佳木斯企业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合作建设秸秆炭化和生产缓释炭基肥项目,全面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率,可有效保护我市生态环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深化秸秆综合利用、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项目目标越具象,我市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的脚步迈得就越坚实。
  一年里大项目接踵而至,走出去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我市主要领导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率先走出去。
  市委书记徐建国率调研团“出征”,赴俄罗斯远东地区考察,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寻找更好发挥对俄合作桥头堡作用的契合点,努力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广东,招商团队聚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我市“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城市提档、开放兴市”目标,瞄准珠三角等区域产业梯次转移新动向,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汇流佳木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市着眼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互补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努力承接珠三角优质产业溢出资源。抓住龙江与广东对口合作的机遇,将我市与中山市的特点和优势对接,推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北京、山东、福建……在这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进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为开创佳木斯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勇往直前。聚力发展的同心圆越画越大,越画越圆。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