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师生交出一份“暖心答卷” 细数学校为师生办的实事好事暖心事

09.12.2021  22:56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 张妍 梁英爽 闫明星 商艳凯/文 辛然 各单位/图)“最后的荣誉落到了我们个人头上,但其实这都是学校各单位、各位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秋季学期刚刚获得国家优青的机电学院张甲教授说,他能顺利通过评审,受益于学校的服务育人理念和一系列贴心举措,从撰写申请书到制作PPT再到现场答辩,从校领导到科工院、学院等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组织了十几轮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和把关。

师生利益无小事,对学校各单位来说,“我为师生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一个行动,而是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全校上下切实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把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把学校党委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师生身边——


从“面对面”到“一对一”,精准服务“零距离

只有一流教师才能教出一流学生,研究出一流成果,才能办好一流大学。”校党委书记熊四皓深入基层学院指导党史学习教育时指出。他叮嘱学院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规划,为教师成长提供个性化服务,紧紧抓住教师发展这个关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每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学校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为了将“传帮带”传统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着“快响引才,发展育才”的服务育人理念,学校党委着力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服务支持体系,加大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引。通过到各个学院走访调研,面对面解读人事政策,近距离倾听青年教师的心声,了解青年教师需求,人事处牵头,以各学院为依托,为一批有需求的青年教师配备了“一对一”导师,助推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化工与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黄鑫教授就是“一对一”导师制受益者之一。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深入学院调研


初为人师时,我对角色的转变曾经有过迷茫,是刘丽老师的积极引导和无私帮助,使我很快适应了教学科研工作。”如今已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的黄鑫说,“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申请基金时,刘老师带着我从选题到立意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在教学上,她还指导我如何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较难懂的专业知识……

为了更好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化工与化学学院围绕青年教师的“急难愁盼”和“成长要素”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并分类施策、精准助推:针对海外引进人才,建立院领导与海外归国人才结对子制度,共同谋划其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相协调的路径,统筹学科资源,帮助其快速适应学校工作生活。针对专业研究型人才,主张进入团队协同培养,基础研究型人才则为其安排相关领域经验足、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合作导师”,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帮助其快速形成科研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型人才,安排教学经验丰富、课程思政成果突出的教师作为“教学导师”,在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教材撰写、教学成果奖培育等方面给予多方面支持,引导青年人才成长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金牌教师”。针对博士后人才,以课题组为单位配备“成长导师”,及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团队带领下成长。

与“一对一”导师制异曲同工的,是不断完善的后备人才库制度和青年人才校内外成长导师制度。科工院进一步强化“服务员”“信息员”“营销员”“协调员”的角色定位,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经验交流等形式,针对不同类别项目特点开展分类指导,为80余名青年教师邀请近百位相关领域院士等知名专家担任成长导师。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方案编制专家所作的“国之重器”系列讲座,参与教师就超过1000人次。为了给予青年教师全过程指导,科工院还牵头为申报项目的教师答疑解惑,全程跟踪项目申报,为项目预申报书、申请书、答辩PPT把关,实地参与30余个项目的申报和答辩过程。张甲教授只是被全过程指导的众多青年教师之一。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座谈会


申报的过程其实挺煎熬的,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收到科工院的及时提醒和指导,既是督促也是打气,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张甲说,从开始申报时的请专家集中指导、交流经验,到申报过程中的校内外专家“一对一”指导,反复十几轮不停地“打磨”。“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向专家学习的好机会,也是让自己不断提高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为进一步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跑腿办”到“指尖办”,“一网通办”省时又省力

目前,本科课堂教学准入第二批次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次准入考核将教师填写纸质申请,多位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学院领导线下填写意见、签字审批,转变为线上申报、线上流转审批流程。116位教师在线完成了本科课堂教学准入的申报工作。

网上申报审批是本科生院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的举措之一。为减少教师在“跑腿”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减少疫情防控期间“面对面”签字的情况,本科生院梳理必要的流程环节,借助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出建立教学准入、主讲认证、申请专家听课等线上申请、审批流转的信息化功能模块。从2022年起,教师申请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认证考核也将通过线上进行申报。

数学学院采用在线阅卷系统阅卷现场


自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排课过程中教师手写式“教学任务意见书”成为历史,首次实现线上填报。本学期,本科生院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教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多次对填报内容、填报界面进行删减、补充和完善,使“教学任务意见书”填报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本科生院在数学学院最先探索的阅卷系统基础上,对原有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全新的在线阅卷系统目前已经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和物理学院使用,并将在全校逐渐推广。在线阅卷系统在统一阅卷标准、提高阅卷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考试数据的电子化存档,系统自动生成考试统计分析报告,极大地便利了教学质量评价及后续教学改进。

数据不完整、信息不畅通、业务不协同……针对这些困扰师生多年的“烦心事”“闹心事”,网信办与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工部(处)等召开专题会议10余次,全面梳理各单位提供的自助服务业务清单。网信办牵头抓总建设了“教师个人数据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17个业务系统数据汇聚,通过多元数据融合,形成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公共事务等四个维度共50个一级指标500余个二级指标,涵盖教师全部核心数据,已完成全校6300余名教师的使用授权,教师可通过平台实现数据汇聚、数据填报、数据校准等功能。

教师个人数据服务平台


为了高质量满足师生校园学习工作生活需求,学校持续迭代升级校园卡系统,实现实体卡、电子虚拟卡相互支撑,身份认证、电子支付、城市交通等功能融合,刷卡、扫脸、识码等方式多样,身份识别、用餐消费、图书借阅、会场签到以及进出校园和楼宇等多校园场景的“一卡通行”,目前已完成迭代升级和功能优化400余次,对接30余个应用系统,改造公寓浴池水控设备1500余台,升级食堂POS设备650余台,校园卡用户数量已超过6.6万,日交易数7.8万次。

从“一网通办”到“一卡通行”,从“见面办”“跑腿办”到“云端办”“指尖办”,信息化升级带给师生的不仅仅是省时省力的方便快捷,更是校园生活幸福感的极大提升。


从“心贴心”到“实打实”,“吃住行”一个不能少 

过去高峰时等电梯有时需要15到20分钟,现在大概只要两三分钟,个别楼层要四五分钟……”住在A03公寓的同学们说,“最近电梯高峰时段运力增加了,烦恼解决了,等待时间减少了,心情也好了。

A03公寓学生“乘梯难”问题,一直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关注。学校领导在深入学生公寓调研走访时发现,由于A03公寓A栋住宿人数多,加上今年入住学生年级分布相对集中,学生面临上下课高峰时段乘坐电梯人流集中、候梯时间过长的烦恼。学校党委要求相关部门立即研究制定优化方案,切实解决这一难题。

总务处/后勤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团队,组织实地勘察,对电梯使用情况,各楼层住宿学生人数、院系、年级,高峰时段、高峰楼层、等待时间和人数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并设计了《A03公寓电梯运行数据统计表》,根据数据及时优化调整运行方案。经反复论证、推演,多部门协调、沟通,面向学生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高峰时段电梯优化运行方案,并于10月11日起试运行,“乘梯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校园新巴士


新的巴士又暖和又方便……”进入冬季以后,往返于一校区与科学园之间的师生发现,校园巴士变样了,不仅温暖舒适,而且方便快捷。为改善师生对校园班车的乘坐感受,经前期多方调研、比对,学校引进7台校园巴士,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纯电驱动、绿色环保的新巴士,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让师生出行不再烦恼。

最近一些同学欣喜地发现,公寓里洗漱有了温水供应,原来这是学校党委为师生办的又一件“暖心事”。总务处/后勤集团动力与维修中心克服供暖运维保障任务重、抢修任务急等困难,在不影响学生早中晚休息的前提下,抢时间、保质量,陆续完成B02、A04、A07、A10等10余个公寓、3500余个洗漱温水龙头改造安装工作,A16和A17公寓将于12月中旬实现洗漱温水供应。

南苑餐厅


民以食为天”,为了让在科学园里学习和工作的师生吃得更放心、更满意,南苑餐厅根据师生需求,有计划地进行餐品业态调整,定期举办巡回美食展,增设民族餐窗口,丰富餐品种类,周菜谱变化率从原来的30%调高到70%。明厨亮灶、监控全覆盖、周菜谱公示、厨师轮岗制……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切实提升了南苑餐厅用餐体验,真是“暖心又暖胃”。


从“解民忧”到“暖民心”,师生健康无小事

现在学校开设了教职工体育课堂,还配备了专业体育教师指导,不仅能增强体魄、培养运动技能,更能让大家保持愉悦的身心,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八段锦培训班学员代成琴说。

近日,体育部联合校工会开展了教职工体育课堂,由体育部专业教师授课,为教职工免费培训。课程分两批进行,每批开设12个培训班,每个培训班开课10次,课程内容包括八段锦、羽毛球、运动减脂等。

教职工体育课堂


报名现场太火爆,还有老师给我打电话询问能否再增加名额。”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习效果,培训教师还将课程录成视频,上传到学校统一教育服务平台上。“这样不但学员可以课上课下同时学习,而且无法现场参加培训的师生也可以随时进入平台学习。”学员们说。

近日,记者在图书馆、正心楼、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区域发现了一个新事物——被称为“急救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有急救需要,AED可在5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真正起到“救命”的作用。

在校园配置AED,完善生命急救的硬件设施,是学校向广大师生普及更多生命急救常识的契机,也是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工会先后在校园内完成22台AED安置工作,使我校成为黑龙江省除医院、火车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之外,率先将AED布置到心脏骤停易发生场所的学校之一。

一校区AED地图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急救能力,工会还邀请黑龙江省红十字备灾救护中心专业人员举办培训会,现场讲解仪器使用方法及心肺复苏基本技巧等,让师生学习熟练操作仪器,满足急救需要。同时工会还将急救培训视频放在网上,方便教职工下载学习。

今年以来,多次疫情突发为全校师生带来严峻考验。疫情面前,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学校党委最关注的头等大事。在学校党委统一部署下,全校各单位勠力同心,确保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条不紊。

公共楼宇、家属住宅楼梯间等公共区域消杀工作


我早上有线上考试,还怕饿肚子会影响发挥,没想到早餐早已送到寝室门口,工作人员辛苦了!”萨日娜在微信群里说道。为保障学生上课、考试正常运行,早上7点后勤工作人员就将1000余份盒饭送至A02公寓。

为了有效做好校园疫情管控,12月4日,学校启动刚刚搬离学生的A02公寓作为应急管控区。公寓中心加派人手连夜进行环境消杀、卫生保洁、24小时不间断服务。饮食中心紧急采购物资,制定供餐方案,一日三餐科学搭配、营养丰富,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生日蛋糕、生日面在特殊时期陪伴学生度过一次难忘的生日。

西苑餐厅给隔离师生送盒饭


总务处/后勤集团还根据疫情形势提前研判,紧急启动住校服务,自9月以来党员干部带头累计住校服务2300余人次,全力做好在校师生的生活保障。同时,后勤志愿先锋队成立,在送餐服务、核酸检测场地保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海韵酒店、A02公寓累计安置管控学生3143人次。

时间短、范围大、任务重,9月以来,校医院应对3次本地疫情考验,先后开展了17轮全员核酸检测,在一、二校区和土木楼设置45个点位,共采集样本近55万份,调集防疫物资35余万元,调集一二校区医护人员1200余人次,切实解决师生核酸检测难题,做到“精准到人、到次、到24小时内”,切实把好疫情防控“前哨站”。在几次应对突发事件中,校医院均连夜第一时间组建医疗专班和疫情防控小队开展工作,得到师生广泛认可。

核酸检测现场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着力推进信息化手段,精准组织安排师生核酸检测、学生疫苗接种工作,开通心理热线、资助热线和学工热线,接听电话3000余个,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及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化解学生心理和学业生活中的困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下半年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分批次招募志愿者共40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00余小时,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疫苗接种

志愿者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保卫部(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防疫岗保安员日夜坚守岗位,多点发力,科学配置力量,圆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楼宇封控、密接转运、流调排查等多项工作,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办公秩序,让广大师生安心放心,用汗水诠释了校园卫士的使命担当。

校领导看望防疫保卫人员

维护师生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秩序


  “全校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瞄准发展大局,自觉站在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高度,谋划好‘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通过不断办实事来凝聚师生、赢得师生,切实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持续统一到新百年哈工大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持续统一到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上来,为走好新百年新的长征路不断凝聚领命先行、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熊四皓在“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上这样强调。

如今,全校各单位正在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努力把每一件实事办实,把每一件好事做好,用细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推动基层工作深入师生、深入人心,向师生交出一份满意的“暖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