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两学一做,学习动态 患者需求植心间 校医院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

18.04.2018  15:27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 兰锐 刘忠奎/图)冬天已经离去,“倒春寒”让人感觉还是有些寒冷,可是校医院里却温暖如春。近日,记者走进校医院一楼,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干净的大厅,热情的导诊微笑着向你走来,为你提供优质的导诊服务。信步走上二、三楼,墙壁上张贴着一封封感谢信和温馨的服务标语,各科室或科室走廊墙上悬挂着一面面耀眼的锦旗,科室内医生们面带笑容认真地为患者做着检查,热情严谨地与患者交流着病情或康复情况,浅浅的笑声像跳跃的音符不时从医生和患者中迸发出来……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新气象、新风貌,让你似乎置身于朋友家中,忘记了紧张、担忧与忐忑不安。在与医生“打交道”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校医院与别的医院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体会着医生不一样的精气神,感受着不一样的新气象、新作风、新作为。

不一样的医生

打了消炎针,胃上部还是有点疼……

你最好还是来医院检查一下。

4月2日晚6时许,硕士生孙同学“胃疼”没有缓解,于是在学生健康微信一群留言寻问病因。孙雪梅院长立即意识到学生所说的“胃疼”可能是阑尾炎发作先兆,他在群里回复完学生,立即驱车折返回校医院。孙同学到达医院后,孙雪梅马上为他进行检查,初步断定为阑尾炎。于是,她又安排医生为其做了彩超,最终确定为阑尾炎。期间,孙雪梅打电话联系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并打电话通知家属,说明病情,征求家属意见,并叮嘱家属一些细节。“不到9点就开始手术,10点前手术顺利结束。十分感谢孙院长,要不是她及时提醒我检查,也许就会导致阑尾穿孔,后果会严重很多。”孙同学现在还有点心有余悸。“哈工大校医院的大夫医德医风高尚,我儿子的一句问话就得到了院长及时回复,并前前后后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想到了一切细节,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昨天她很晚才回去,今天早上她和杨院长又来看望我们,我和她妈很感动,心里特别热乎……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他的父亲话语中充满着感谢与温暖。

一名家住江北的60多岁椎动脉供血不全患者,每次情愿倒两次公交车来找王朝燕看病,别人问她为啥大老远来这小医院看病,她说:“这的大夫特别好,服务好,看病好,我以后哪也不去了,就来哈工大医院看病。

这名患者的主治医生名叫王朝燕,是哈工大医院神经内科的大夫。“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技术诊治与最贴心的服务,是我们每一位医生应该做的。”王朝燕谦虚地说。正是她的微笑与细心周到的服务让不少患者成为她的“好朋友”。

能够得到患者的良好口碑,也是缘于王朝燕多年的无私付出。住院期间,王朝燕查完房后,还经常去看望患者,询问他们的病情、身体情况,观察他们的情绪,耐心解答问题,临走不忘嘱咐各位患者要注意的事项。下班了,王朝燕会给那些需要关注的患者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病情和用药情况等;夜深了,王朝燕还经常会接到患者的电话,但不管多晚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给出意见或建议等。这样的好事做多了,来找王朝燕看病的人也渐渐多了,为她点赞、送锦旗的人也多了起来。

像王朝燕一样,主任医师杨晓明心中始终装着患者、处处想着患者,时时为了患者。2016年10月25日,吉林省扶余市陶赖昭镇农民李锋(化名)老人在哈期间患胃穿孔,随身没有带很多钱,由于病情危急,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校医院同意了患者先手术后付医药费的请求。杨晓明亲自主刀,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胃切除60%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医疗费用达2万余元。2016年底,经患者和家属多方筹措还欠医院7500元钱。由于年底医院财务要清账,继续拖欠也耽误患者回当地报销,于是杨晓明自己垫付了这笔钱。春节前,由于新农合医药费没报下来,致使李锋所欠杨晓明个人的7500元钱春节前还不上。杨晓明并没有催他,这使他心怀感恩,专程来校医院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春节后,李锋还上了欠的钱。这样的医生校医院还有很多,他们铭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感人故事。

不一样的患者

我校离休干部张龙(化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睡觉,老伴王敏(化名)和侄女坐在旁边看护。92岁的张龙最近几年身体不好,先后做过几次前列腺、膀胱手术,儿子联系了上海有名的医院打算为其治疗,老先生检查完还是回到了校医院进行治疗。从去年10月5日入院至今,张龙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体态平稳,让他的老伴和子女省却了很多精力。“这的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特别好,技术也过硬,与上海大医院检查的结果一致,治疗方案也大致相同。医生们经常来查看病情,出现一点情况就调整用药,照顾得特别周到,我们特别满意,在这就跟在家里一样,让人特别放心、安心。”王敏激动地说。她的侄女告诉记者,她跟其他患者家属唠嗑,大家说的都是医护人员的尽心尽责,无私奉献。即使休息或者下班了,很多医生仍不忘来看望患者,让人十分感动。

群众在你的心中有多重,你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校医院还心系着这样一批特殊的退休教职工患者,他们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而且孩子基本不在身边,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校医院对此特别重视,对他们提供周到的医疗服务与心理上的慰藉。“为广大师生和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多做一点,老师们才会更安心地潜心科研与教书育人。”校医院党总支书记说。

虽然校医院的患者以广大师生及其家属为主,但是社会人士尤其是家离学校很远的人来校医院看病住院的比例逐年提高。家住香坊区幸福镇的刘阿姨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近日,82岁高龄的母亲心衰突然加重,病情十分危急,在他们为去哪家医院犹豫不决时,“为啥不去哈工大医院呢?”在朋友的力荐下,她们来到校医院,当时已经下午5点多。没想到,内科主任于洋和几名医生主动加班,会诊、查体、下处方……忙忙碌碌近3个小时。直到于洋嘱咐完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体征后,已经晚上8点多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经过一夜的及时救治、精心监护,老人家的病情逐渐好转,趋于平稳。孙琳当天也恰好值夜班,她忙前忙后几乎一宿没有合眼。“孙大夫一会儿来看看,一会儿过来瞅瞅,根本不用我们主动去找她。这一晚上也不知道她来了多少次,我让她休息,她也不休息,我特别满意、特别感动、特别舒心。”刘阿姨高兴地说。孙琳早上8点可以下班,但她上午快11点还在忙碌着,“这有几个重患,他们的病情不稳定,我不可能离开。”孙琳斩钉截铁地说。后来,在于洋的多次劝说下,没有时间洗脸、刷牙的孙琳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单位。

校医院经常还会来一些特殊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他们不是来看病的,而是特意赶来感谢医生和院领导的。2017年6月,一退休职工在B超检查时查出乳腺小肿块,孙飞哲医生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认真查看患者近几年的体检记录,反复检查病灶,初步确诊为4C级癌患,并多次叮嘱患者去大医院做钼靶检查,后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让这名退休职工十分感动,她术后特意送来了感谢信。

不一样的口碑

医患关系经常牵动全社会的“神经”,但在校医院放眼望去,到处充满着和谐友好:各科室悬挂着一面面嘉奖锦旗,走廊张贴着一幅幅励志感言,医政科每季度厚厚一摞的感谢信,微信群中一首首点赞歌……无声地表达出患者们的心声。

有病住院心里怕,不知是否能回家。住进病房心中亮,优雅环境如到家。医生护士胜亲人,焦虑烦恼全没了。

她们用真诚的热情与微笑带走我内心的不安与忧虑,驱除我身体的病痛,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带来的温暖。

医护人员百叫不厌、百问不烦,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仅一一作答,而且讲得透彻,使患者听得明白、安心。

住过多家医院,还从没感受到这样的医疗环境。经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贵院,从开始有些怀疑、不信任、甚至有些挑剔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医护人员,可是经过10余天和医护人员的相处交流,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为她们一切从患者出发、真心真意地和患者交朋友,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医疗风范深深地感动。

正是她们精湛的医术让我活得更有‘面子’,正是她们的热情关怀让我内心始终充满感恩,正是她们的鼓舞让我能够坚持不懈,重拾生活和人生的自信。

医生护士一大帮,微笑服务众患夸。望闻问切查病症,科学仪器又帮忙。精湛医术胜华佗,众患个个都信任。病患出院下医嘱,继续服药病根挖。千叮咛又万嘱咐,手扶目送难分离。致谢致谢再致敬,医患和谐美如画。

……

点赞歌、表扬信、锦旗等赞誉成为激励校医院全体员工进一步优化服务、追求卓越的强心剂。

不一样的暖心服务

走进校医院,你会不经意间发现到处充满着温暖的贴心服务,并被它们包围着、感动着。洗手间里的温馨提示和水龙头防溅水装置等系列发明、贴心改变,让患者用着方便舒适;冬天里做心电时用温水喷壶,彩超用耦合剂和毛巾加温后再使用,用手把听诊器捂热再给患者查体,防止患者着凉;为了给患者营造安静的环境,医护人员配备了秘密武器对讲机;为方便患者,提供免费邮寄病历业务;在骨科、特大手术、老年人、偏瘦的患者手术中,因手术时间长、体位等因素会造成急性压疮,手术床上及时添加让人舒服的硅胶垫,预防患者产生压疮;贴在药盒上的口服药贴,提示让患者明明白白吃药,便民糖盒防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装有冠心病常用急救药与急救常识的急救小红包方便急救;为方便患者生活,微波炉、热水器、防滑垫、温馨夏日毯、花镜、针线包、纸抽、残渣桶……各科室暖心举措层出不穷。

为方便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医院在电视台开辟了健康之友栏目,建立了健康之家、糖友之家、呼吸之家等患教微信群和QQ群,随时进行健康宣教、预约看病、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为患者送去温馨的问候。各科室采取的系列创新举措、暖心工程、实时交流制度,方便患者、温暖患者、感动患者,受到了患者的纷纷点赞。

不一样的理念制度与措施

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哈工大医院的人文精神,她们体现了业界良心,让我们看到了仁心仁术的现实版。”患者的肯定道出了校医院不一样的原因,也指出人文医学是校医院发展的根与魂。

校医院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把“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每一两年哈工大医院就确定一个学习主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从2002年开始学习《海尔中国造》、2003年专注《细节决定成败》、2005年倡导《没有任何借口》、2007推进《把工作做到出色》、2009年培训《人文医学》、2013年开展《品管圈》、2014年解读《解密华西》、2015年践行《向最好的医院学管理》……

经过多年努力,孙雪梅院长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已根植于哈工大医院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团结、仁爱、敬业、进取”成为医院倡导的精神,“严、细、实、恒”成为医院的工作作风,“工作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做人要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成为员工的风格。大查房成为人文医学精神惠及患者的重要举措,各科室所有医生联合开展大查房,使患者成为科室所有医生的患者,也使每一位医生成为患者的共同医生,让患者时时刻刻都能得到医生全方位的帮助与诊治。

每位病人查房时间差不多都得半个小时,患者多的时候他们下午还在继续查房,而且问的特别细致,就连吃什么饭、吃多少、睡觉怎么样、家属的身体情况等都会细致了解……”“我们家属的病有的时候也一起看了,有的病这边的医生看不了,他们就会请别的科室医生来诊断。”张阿姨等其他患者纷纷说道。

去年7月入职的金婷医生深受人文医学精神的熏陶影响,快速成长为医生队伍中的一颗新星。她通过一段时间细心周到的用药、饮食、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成功解决了大医院没有解决的常见病,将一名脑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稳降下来,让患者的子女卸下了身上的负担与思想包袱。长江后浪推前浪,许许多多像金婷一样的年轻医务人员,在人文医学精神的砥砺下快速成长起来。

校医院十分重视各项制度建设,近年来校医院连续出台了《医院奖惩制度》《医务人员服务行为规范》《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医疗核心制度》《医疗安全制度》《医疗质量制度》《首诊会诊转诊制度》等数十项制度规范,从医护体系、医护流程、医护环境等角度全面提升医院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及时性、舒适性,从医护流程、临床路径等层次有力提升了医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为了让人文医学精神入脑入心,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校医院不仅注重医学知识、技能的经常性培训、竞赛、考核,而且也十分注重人文医学系列培训考核。校医院开设了医学人文讲坛,组织开展了加强人际沟通、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培训,使医学人文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医患间冲突的减压阀、和谐医疗关系的润滑剂。多年来校医院坚持开展医患沟通情景剧比赛,积极让员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大大提升了员工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组织开展患者体验分享活动,让员工善于以患者的视角看待医疗服务;开展“存款与取款”活动,存款行为要求员工主动发现工作亮点、传承好经验、累积好做法、厚置优势特色、不断追求卓越,取款行为要求员工工作中善于找漏洞、补短板、防风险、树立底线思维和精细思维。这些新颖实用的系列培训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员工积极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共同的身份 共同的使命 共同的担当

世界睡眠日当晚,在A02公寓相伴成长工作室,校医院于洋站在党旗前,为同学们送上了“大学生睡眠与健康”的专题讲座,场下机电学院的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着。“睡眠对情绪有多大的影响?”“失眠用什么方法能够缓解?”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着于洋问这问那,她细心地解答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而此刻在格物楼201,呼吸科主任李鑫慧正在围绕流感的影响、流感的诊治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等为学生进行讲授。

这只是校医院党总支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特写。像这样或以党支部为单位或以党员为主体开展的步行街健康知识与理念宣传、社区义诊、为农民工小学学生免费体检、捐助校服等活动还有很多,受到了师生和来自社会的肯定与点赞。

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作用,校医院党总支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和组织强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担当师生健康的守护人。2017年校医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争做百姓健康守护人》等专题学习6次,党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带动各支部书记在支部讲中央精神、讲学校党委要求、讲校医院党总支部署,牢牢把握“健康中国”的内涵与神圣职责。2017年,以问题为导向举行20余场专题座谈会,征集意见及建议100余条,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深入开展案例教育,签署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自律承诺书》,持续强化“不准违规收费”“不准收受‘红包’”等“九不准”的铁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从医环境。2017年,开展进院系、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健康咨询活动10余场,深入拜泉县龙泉镇同乐村等乡村、社区、扶贫地开展义诊等10余次,搭建了实时解答师生健康疑问的交流互动群,开展了争做“微笑的天使”、“感动我们的瞬间”、慰问空巢老人、离退休人员健康交流会等暖人心活动,在实践中彰显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一年来,4名科室主任、护士长等优秀员工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南岗区“十佳人民好医生”“十佳最美护士”等先进个人先后涌现,校医院获校级“立德树人”先进集体,南岗区医疗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结语

奋斗书写担当,执著成就梦想。如今,广大员工都自觉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大家”的患者当成自己的患者,倾情付出、奉献不断、尽善尽美、追求卓越。荣誉与成绩纷至沓来,二校区医院获评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房颤远程会诊中心首家分中心、省心衰分中心先后落户校医院,神经内科在杨仁江主任带领下荣获中国AD(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联盟中心授牌……

在迈向健康中国新时代的征程上,哈工大校医院将一如既往地把患者的需求作为永恒的追求,坚守赶考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努力创办让患者放心、全校师生员工点赞、让人民满意的医院,取得新作为、开创新气象、作出新贡献、实现新飞越,造福师生、造福百姓、造福社会,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实践中,不断交出哈工大人的优异答卷。





走进新时代的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