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谋划蔬菜全产业链大文章

20.02.2017  13:38

  多举措助力蔬菜产业发展

  我省蔬菜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据省农委统计,2016年我省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达到36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28.5万亩,同比增长26.9%;产能进一步提高,全省蔬菜产量达1016.5万吨,同比增长15.5%;设施改进,创新应用高脊高跨增加外覆盖保温的土筑温室、双拱双膜大棚和保温大棚,进一步实现了提前延后,地产蔬菜生产秋延后到11月上旬,春提前到3月末,供应期延长70多天;链条延长,在南方蔬菜产区连作病虫害不断加剧,加工企业原料基地逐步北移的机遇下,加速大型蔬菜加工原料基地落户我省步伐,全省蔬菜新增加工量22万吨,同比增长22.4%。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省多措并举,把发展蔬菜外销产业作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省农委酝酿成立“北菜南运”产业发展组织机构,聘请大专院校、科研机构31位专家成立全省蔬菜产业发展专家指导组。与此同时,强化模式推广,适度增加菜、果、瓜、菌面积。提炼、创新特色作物42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16个主要外销品种种植模式,已经编制成册,印发全省指导生产。

  近年来,省财政资金进一步向蔬菜产业倾斜,2016年拿出1.8亿元扶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省强化示范引领,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重点打造经济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6个。结合“园艺作物标准化示范区创建”项目,打造4个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省级现代标准化园艺作物示范园区。

  制约蔬菜发展瓶颈待突破

  尽管我省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制约条件亟待突破。

  据省农委经济作物指导站有关人士介绍,我省蔬菜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生产模式,分散经营的大部分菜农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粗放,生产规模化程度不够,削弱了市场竞争力。标准体系虽然初步建立,但标准化生产推进力度不大。

  产业化程度较低也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我省蔬菜产业链下游环节能力仍比较薄弱,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产业链后端价值开发不足。上市产品大多属于初级产品,产后附加值不高。配套冷链设施相对缺乏,贮藏能力严重不足。蔬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输送过程中,由于采摘不当、贮藏不善、运输方式和包装落后,导致采后损耗达35%以上,直接影响产品上市的品质和价值。

  我省菜农商品意识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弱,主要依靠运销专业户来地头收购。不少地区的合作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科技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指导服务程度较低,菜农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技术指导,致使个别地区出现了“有地不会种,有秧不会管,有病不会防”的尴尬局面。

  发展蔬菜外销拉动经济发展

  “蔬菜产业如何发展?我省发展蔬菜外销生态优良,产业优势明显。发展蔬菜外销产业,将很好解决‘菜篮子’和‘钱袋子’问题,对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省农委经济作物指导站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我省蔬菜外销量、加工量力争实现150%的增长。计划用2~3年时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万亩。仅发展蔬菜和鲜食玉米,全省就可减少玉米面积1000万亩。据测算,全省种植1500万亩蔬菜产业可新增就业人数3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30万人。

  据悉,我省蔬菜发展将突出开拓南方夏秋淡季市场,坚持露地和设施蔬菜同步推进,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产,培育可推广复制典型样板,整合放大产业链条,打造龙江农业现代化新亮点。到2020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规划发展到1500万亩,蔬菜年外销量达到500万吨,菜农户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打造一批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县,每个基地县蔬菜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10万亩。(作者:马云霄)

(责任编辑: 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