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报道:推进“一站式”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18.11.2021  21:46



图为2021年11月16日,周涛(右二)深入牡丹江市邮政储蓄银行调研。 田旭 摄

    人民法院如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院的各项工作当中,怎样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多元的司法新需求?
  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周涛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承红色基因、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司法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个坚持”锻造法院理想信念

  2021年1月至8月,西安区法院共受理案件3629件,比上年同期增加1459件,上升67.2%;结案2865件,比上年同期增加1650件,上升135.8%。
  “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从事的是政治工作,执行的是政治任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周涛看来,西安区法院逐年稳步提升的工作成绩与全院干警始终做到了“三个坚持”密不可分。
  周涛说,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举思想旗帜。通过上党课、写学习心得、支部研讨等方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坚持做好主责主业,维护公平正义。将更加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三是坚持锻造过硬队伍,始终把党建摆在首位。全院干警检验前一阶段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成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队伍忠诚纯洁可靠。

一站式”建设齐头并进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能提升人民法院利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诉前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使部分案件得以通过仲裁、调解等机制实现更好的解纷效果。
  周涛说,近年来,西安区法院开展“多部门联合”“分调裁审结合”“服务功能融合”,打造分层递进、繁简结合、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新模式。
  今年9月,西安区委政法委在西安法院组织召开了“法院+N”诉源治理座谈会,与司法局、诉前诉中纠纷调处委员会、区妇联等23家成员单位建立了区委领导、法院主导、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诉前调解机制取得阶段性进展,多元解纷效果显著。
  由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律师通过“坐诊”方式,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以及诉前调解等“套餐式”服务。
  今年1月至8月,西安区法院委派诉前调解案件472件,调解成功103件,调解成功率21.82%,较此前5年的平均调解成功率提高了9.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以建设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为载体,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通过大厅、网络、电话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发挥信息化效能,打造“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导诉、立案、交退费、保全、庭审等全部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
  周涛说,今年以来,西安区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登记立案率已超过95%。目前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在全市法院排名第一、位列全国法院前十位。

为群众办实事突出扎实和细致

  今年年初,西安区法院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20家“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之一。
  周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西安区法院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积极主动转作风、办实事,聚焦“民生、经济、作风”三大热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服务民生办实事中,该法院各庭室结合各自审判业务制定便民措施共计40条,并印制成《西安区人民法院便民手册》,分发给人民群众。通过建立巡回法庭工作站、诉源治理微信工作群、一对一法官和基层组织联系制度等方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争取牡丹江市司法局的支持,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市司法局派驻专职调解员、专职律师团队入驻该法院。
  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办实事,今年5月召开了西安区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联席会议,做到精准施策、靶向服务。深入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院干警共计走访企业20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司法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干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和世界环境日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2人次。
  在队伍作风转变中办实事,西安区法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介绍党员干警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事迹,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今年西安区法院已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15场次,受邀来院嘉宾2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