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13.06.2017  00:38

哈工大报讯(王计/文)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以《一颗小卫星背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题对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报道。

链接: http://page.palmtrends.com/show.php?id=Lmdwl3Ss98M74

报道原文如下:

4月18日,我们研制的‘紫丁香一号’卫星,已与参与国际QB50工程的其他27颗立方体卫星一起,作为定期运往国际空间站的货物,装载在‘天鹅座’货运飞船‘约翰·格伦’号中发射进入太空了。”卫星团队的总体设计和测控负责人、哈工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韦明川兴奋地介绍。

紫丁香一号”微纳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此前,2015年9月20日,该团队就已成功发射过我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微纳卫星。

虽然我们早就萌生了做小卫星的想法,但直到QB50工程项目出现,我们才真正组成团队,并且凝聚出战斗力来。”韦明川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QB50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微小卫星国际合作项目,邀请全球高校参与。

2011年夏天,韦明川正在和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同伴们为自己进展缓慢的小卫星计划苦恼。偶然在网上看到学校参与QB50工程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申请参与项目。

韦明川介绍,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凝聚了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多人,是一支“混搭梦之队”。

哈工大非常支持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们。2012年1月,国内首个由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研制、调试与应用的微纳卫星团队正式成立。学校投入资金扶持团队研发,“紫丁香一号”由此诞生。

在“紫丁香一号”研发期间,国内另一项目启动,高校学生自主研发的卫星也有机会发射了。哈工大再次投入财力、物力,全力支持。2014年3月,韦明川团队正式提交参与此项目的意向书,从而诞生了“紫丁香二号”卫星。由于该项目的发射时间相对更早,就出现了“二号”先于“一号”发射的情况。

韦明川团队的成功是哈工大航天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结出的一枚果实。数十年来,哈工大航天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在学科设置上凸显“大航天”理念,搭建交叉的学科平台;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化能力,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边做边学边突破,到工作单位就能熟练操作。

航天工业所涉范围宽泛,高校能够搭建起一座交叉丰富的学科平台十分重要。”航天学院院长助理于欣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哈工大在航天学科设置上另辟蹊径,不仅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设为航天学院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与航天“沾边”专业的相关教学工作也在航天学院展开。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化能力。“我们的学科研究过程涉及多学科交叉,这就要培养学生在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专业教师赵阳举例说,在研制载人航天机械臂时,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直接参与制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和老师探讨后能够自发总结出科学规律。

在哈工大,学生跨学科合作成立科研团队已成常态。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韦明川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业背景,结合卫星研制需要,将大家编排为包括总体、测控、姿控、电源、星务管理、通信、结构与热控、测试与地面站等不同小组。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都尽量自己解决。即便不得已求助老师,有了之前的冥思苦想、反复实践,对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就更深入透彻。”姿控系统负责人、2014级硕士生吴凡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除了团队成员的勤奋和坚持外,哈工大航天学院以产学研融合搭配科学管理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这群年轻“追星族”圆梦的强大支撑。“如果没有哈工大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鼓励和培养,以及交叉学科设置模式,我们不可能将紫丁香系列小卫星研发出来并成功上天。”韦明川说。

以严谨、持续的科学育人制度,哈工大在力争让每名学生都有所作为的同时,在中国航天事业史上留下了一本厚重的“哈工大名册”。除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等一批中国航天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外,仅“十二五”期间就向航天领域输送毕业生2000余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威 潘祺 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