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灭的“燃烧魂”

23.04.2021  02:50

哈工大全媒体(张妍/文)在哈工大,提起能源学院燃烧工程研究所,师生们总会想起全国师德标兵秦裕院士。

出席学校组织的专家会、参加研究所党支部活动、给学生作报告讲党课……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代表,已经88岁高龄的秦裕琨院士依然经常出现在校园里。

从1953年来到哈工大,秦裕琨院士扎根龙江68载,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中以自身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以秦裕琨院士为代表的“燃烧精神”引领下,燃烧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一代代燃烧人始终传承老一辈所铸造的燃烧魂,在为国铸重器、为国育英才的事业中爱国奉献、建功立业。

 

写中国的论文,解决中国的问题

初见高建民教授,采访从一张他手机里珍藏的照片开始。

照片是2020年6月,他陪同秦裕琨院士到北京出差时在中国科技会堂拍的。

秦裕琨院士疫情期间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资料片)


因为疫情,高建民此前已经几个月没有见到“老先生”。6月7日,在纪念建校百年大会现场,高建民见到“老先生”,得知87岁的“老先生”3天后要到北京参加项目鉴定会,立即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同他一起赴京。

我们10号到北京,参加完会议,北京的疫情再次加重,我和‘老先生’回到哈尔滨时被隔离了14天。”提起这件事,高建民不禁动容,“其实去之前,北京的疫情一直不太稳定,但‘老先生’坚持要去。我知道,他是不想错过中国科协组织的专家会议,因为行内的院士、专家在一起,讨论的都是最前沿的方向性问题。

正如高建民所言,秦裕琨院士虽已高龄,但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对学科方向的把脉和调整,总是瞄着前沿,去拓展服务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的新方向、新领域。

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想着锅里的。”这是秦裕琨院士常对后辈们说的一句话。

朴实的语言背后,蕴藏着一位秉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红色科学家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及对于学科发展的战略眼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率先在全国开设了锅炉专业。机械制造系出身的秦裕琨,尽管当时对锅炉专业一无所知,但为了国家的需求,“高高兴兴地改了行”,并成为我国热能工程领域奠基人之一。

秦裕琨从1953年作为师资研究生来到哈工大边学习边工作,扎根龙江、艰苦奋斗,为我国的热能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典型代表。

他不仅在自身的科研实践中,始终服务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国计民生,不断调整研究方向,而且总是告诫研究所的师生:“写中国的论文,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秦裕琨的身体力行,为团队打造了精神的高地、树立了行动的榜样。从前任所长吴少华教授、现任所长孙绍增教授,到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李争起教授,从孙锐教授、高继慧教授、邱朋华教授等中坚力量,到高建民教授、赵义军教授等青年骨干,“研以致用”的传统和理念早已根植于燃烧工程研究所每名党员的心中。

秦裕琨院士在支部会上(资料片)


近年来,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打造国之重器,主动从传统研究领域转型,在“两机”重大专项、智慧能源、碳中和、碳达峰等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显著的社会效益。

 

让“学就学好、干就干好”成为一种文化

开学不久,记者在位于节能楼四楼的一间会议室见到燃烧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邱朋华教授时,他刚刚给几位年轻的支委开完会。

邱老师,今天支委会的主题是什么?”记者问。

今天是这学期第一次支委会,主要是传达学校和学院党委布置的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还有就是把今年支部活动计划讨论一下,几位支委分头去落实。

在一旁的组织委员冯冬冬副教授介绍说,“我们计划近期联合学生党支部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学生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互动中更深刻地理解‘燃烧魂’的内涵和意义。

党支部到哈工大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资料片)


从2012年来到研究所读硕士到2018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年轻的冯冬冬深受秦裕琨院士常说的“学就学好、干就干好”这句话的影响。回忆起读书时与秦裕琨院士几次共同出差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冯冬冬依然心潮澎湃。

我和妻子毕业后选择留在所里,因为这里是培养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发挥专业所长的最佳平台。我们也想成为像老师们一样的人。

燃烧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并将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曾获哈工大先进基层党组织、哈工大学习型先进党组织、哈工大“三育人”先进团队、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支部成员秦裕琨院士曾获全国师德标兵、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原所长吴少华教授曾获哈工大优秀共产党员,原支部书记赵义军教授连续两次获得哈工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9年11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2020年疫情爆发后,党支部成员主动捐款36500元,购买的医疗物资第一时间送达一线。

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团成员,冯冬冬结合亲身感受,为全校各学院学生作过多场报告,为青年学子讲述自己眼中的秦裕琨院士。“每一次宣讲,受教育的不仅是学生,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感悟和激励。

冯冬冬为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秦裕琨院士(资料片)


现在研一的陈孟石,谈起自己的导师赵义军教授时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本科期间,因为一次为能源学院主办的国际会议当志愿者的经历,陈孟石记住了为志愿者们买早饭的“暖男”老师。获得保研资格后,陈孟石如愿成为赵义军的学生。“是赵老师把我带进了燃烧工程研究所的大门。

进了课题组,才发现真是‘压力山大’。”陈孟石笑言,每周一次的组会,课题组的几位教授只要没出差,都会到场听取每个硕士生、博士生的工作汇报。

与此同时,研究所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刚读研一的陈孟石,已经参与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多个研究课题,并借助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师指导机制,获得在国家电力集团中央研究院开展实习和研究的机会,现已取得硕博连读资格。

 

老师当年怎么教导我,我今天就怎么教导学生

比陈孟石小一届的杨潮伟,虽然本科还没毕业,但已经在动力楼519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位”。

见到杨潮伟,记者对“眼里有光”这个词似乎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个来自云南大理的小伙子提到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几次用到“美好”来描述。

2017年,刚刚迈入哈工大校门的杨潮伟,在新生见面会上第一次见到了被自己误认为同学的班主任孙飞。当时的孙飞刚刚博士毕业留校,因为长相年轻被很多学生误认为自己的同学。

在孙飞给班里的同学们作了一场大一年度项目学习动员报告后,和很多同学一样,杨潮伟对科创燃起了“一探究竟”的兴趣。

从大一第一次熬夜到凌晨两点解开项目难题后的兴奋,到大二开始组队参加一系列全国科创竞赛,再到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杨潮伟已经习惯了班主任孙飞的陪伴。

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杨潮伟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时,总是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找到孙飞。“大二时备战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我连续半个多月晚上都在实验室熬到后半夜。孙老师每天晚上都去看看我,走时总是留下一句话——我一直都在办公室。

孙飞(左三)指导学生科创(资料片)


孙飞的陪伴给了杨潮伟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即使课业压力导致团队的小伙伴们纷纷“叛变”、团队只剩自己一个人时,杨潮伟依然没有放弃。现在大四的他,已经以学生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催化领域顶级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上发表SCI论文,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也是因为突出的成绩,杨潮伟获得哈工大特殊学术专长免试攻读硕士(直博生)学位研究生资格,即将成为孙飞指导的首位博士生。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孙飞的导师高继慧教授多年来奉行的教育理念。从2006年读本科时跟随高继慧做科创,到2017年博士毕业留校,孙飞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高继慧的付出与陪伴。

高老师当年怎么教导我,我今天就怎么教导学生。

正如孙飞所说,高继慧教给他的,不仅是系统化的思维和科研的方法,更是一种教书育人情怀的传承。

多年来,高继慧坚持利用休息时间每周末和本科生在一起开创新研讨会。从2012年起,他利用寒暑假,义务为有创新愿望的学生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并开设了“科学问题”“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等课程。

高继慧(前排左七)和学生在一起(资料片)


在高继慧的带动下,孙飞、周伟等青年教师也加入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

即使2020年疫情期间,他们依然坚持每周在线指导学生开展居家试验、搭建装置。在2020年8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中,他们指导的学生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截至目前,40余支队伍、150余名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