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谈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全面加强检察监督 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金力

03.01.2018  17:5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用“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12个字,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会里,在长达68页的报告中,报告55次提及“法治”,“依法治国”总共出现了19次,“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等等,“法治”二字重千钧。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国家一切治理无不关乎法治。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提法是关于“依法治国”的新鲜表述,这标志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一、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新时代意义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中国的发展被标注了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中国发展被赋予新时代意义一样,党的十九大,对“法治中国”也进行了再部署。报告堪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等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论述和新思想,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嘹亮号角,绘制了亿万人民向往公平正义的幸福指南。
  一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必须在国家治理层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第一, 它意味着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第二, 它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全面法治化。通过厉行法治,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整体性变革。 第三, 全面依法治国将为改善国家治理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理论层面,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立法层面,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层面,建立高效的执法体系;司法层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更加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等等。 第四, 意味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要准备打攻坚战、持久战。这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肩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作的战略思考。
  一个新方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14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砥砺奋进的五年,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棋局中,法治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一种国家治理方式,更是一种治理理念。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立足新起点,也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必将引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而更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一幅新蓝图: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描绘了新蓝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相继推出,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被得到纠正,公平正义正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走近群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而言,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的革新,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些都为我们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新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各项任务,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坚持党的领导。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与督促落实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有了这样一个领导小组,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可以更好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可以统一全国人民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认识、思想和意志,形成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强大合力。党通过领导立法、保障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确保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利于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持续不断地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重要制度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为我国宪法实施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宪法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只有宪法的各项规定要求真正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底线及红线,依法治国大业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司法职业特点和履职要求,把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实现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实施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把专业水平高、办案能力强、办案业绩突出的人员选入员额,确立法官、检察官的主体地位。随着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改革总体框架已基本搭成,一些重要改革已经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完全到位。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综合配套、协同推进。司法改革中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同性、联动性和配套性,实现改革的系统集成、整体推进。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规范执法大力普法。 必须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升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行政执法的水平,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公权力的侵犯。必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将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宪法和法律真正得到全社会的一体遵循。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绝不允许“逐利违法”。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对法治的态度影响并决定着社会大众对法治的态度。领导干部只有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才能带动社会遵法和守法。
   三、积极投身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加强检察监督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创造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引领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首次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都充分说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伟大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让法治成为发展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的征程中,检察机关全面加强法律监督,作用不可替代,使命尤为光荣。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将在新思想的引领下,在新的征程中勇往直前。
  第一,在坚持检察事业正确方向上有新作为。 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这把“刀把子”始终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我们将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将政治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走对路、扎实干。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自信,坚决抵制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影响,正本清源、强基固本。我们将严格落实党领导检察工作的制度安排,主动向党委报告党组工作情况,加强重大案件、重大事项、重要决策请示汇报工作,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检察事业,在党的支持下公正司法。
  第二、在从严治检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检察机关要切实落实党的部署和新要求,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全市检察机关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举措和抓手,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检察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落实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和机制。严格按照省市委机关作风整顿的部署,严肃认真地抓好检察队伍自身反腐败工作,切实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增强检察权的行使公信力。
  第三、在坚持业务立检主业兴检中有新作为。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明确提出要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建设法治政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多个层面持续发力。任何一个层面,都需要检察机关的新作为、新担当。我们将始终坚持业务立检、主业兴检的发展导向,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促进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检察业务均衡发展。我们将始终深耕检察监督主责主业,配齐配强监督力量,敢于向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行为亮剑。我们将全力以赴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检察专业化优势,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法律顾问等手段,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我们将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原则,以落实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为重点,努力发挥制度在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治实践体验、法治文化熏陶等方面的生命力。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各地推开,我们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将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全力配合做好职能划转和线索移交等工作,深入细致开展转隶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笔直的姿态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第四,在提升优质司法供给能力上有新作为。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正司法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正司法需求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下,我们将紧紧围绕社会矛盾转变的重大判断,自觉维护鹤城发展大局稳定和谐,发挥职能作用投身平安龙江平安鹤城建设,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龙江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主动聚焦公平竞争、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精准扶贫、生态环境等民生民利领域,更加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加注重精准打击犯罪,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加注重规范公正行使检察权,更加注重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检察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以优质的检察司法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五,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有新作为。 十八大以来的司法体制改革之路,是一条爬坡过坎之路,更是一条破旧立新之路,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外部性、关联性、系统性更强,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前期改革效果将面临“挥发”的风险。在司法体制改革决胜关头,我们将充分发扬“啄木鸟精神”,全面评估司法责任制落地实效,倒查领导干部办案、职权清单执行、检察权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始终盯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对改革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准对焦、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我们将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细细打磨每一项改革措施,全力推进职业保障、员额退出、机构改革、责任追究、检律互动等制度落实,让各个制度之间严丝合缝,最大限度提升司法体制改革的整体含金量。我们将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全面推进公益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审查逮捕诉讼化、“两法衔接”、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等重点任务,精准定位,把握力道,一锤接着一锤将钉子钉到位、钉到底,坚决打通司法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