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西煤炭过剩产能安置职工面对面:去产能不砸“饭碗”

14.10.2016  15:38
  新华社太原10月12日电 题:去产能不砸“饭碗” 盼政策找准“痛点”——与山西煤炭过剩产能安置职工面对面   作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2016年山西要淘汰2000万吨煤炭过剩产能,分流安置职工2万余人。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去产能职工安置进度如何?生活得怎样?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进多个过剩产能矿井记录职工的现状。   矿井关了,人没下岗    9月9日下午,31岁的机运工冀晋波和工友们从15号煤725水平位置将变压器、高压开关等最后的设备拆除,装上6辆平板车,缓缓地从主斜井运到地面。伴随着铲车的巨大轰鸣声,沙土纷纷落下,潞安集团石圪节煤矿包括主斜井在内的所有井口开始封闭,10月份将正式关停。   记者:你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石圪节煤矿机运工冀晋波:日子比以前过得紧了,但也还可以,本来打算在城里贷款买的学区房买不成了。这几年收入一直在下降,2013年是8万多元,2015年不到7万元,今年还要低,奖金已经不发了,井上人员收入下降得更多。   记者: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冀晋波:还是在煤矿干。石圪节煤矿关了,但是集团没有不要我们。过段时间,我们会被安置到另外一座煤矿,不过是一座高瓦斯矿井,井下作业更复杂。   记者:职工安置进度如何?   石圪节煤矿人力资源科科长杨进忠:石圪节煤矿在册职工是2816人,目前已经往其他矿井分流了一多半,我们还有5家三产企业,职工安置压力不大,分流后收入肯定比在这里高。   尽管有些职工因不愿被安置到离家远的地方,有一些情绪波动,但由于不搞下岗,职工情绪都比较稳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潞安集团今年涉及职工3456人,到9月中旬已安置2048人;阳煤集团今年涉及职工1750人,已安置1576人。   一岗双责,不抱怨    9月20日下午5点,快50岁的长平煤矿人力资源科副科长赵玉龙系好围裙,开始在职工餐厅洗碗。碗池中的碗越堆越多,每个碗洗4遍,赵玉龙和5名同事一共要洗3000多个碗,一直坚持到晚上12点交班。   记者:怎么让你们来洗碗?   赵玉龙:现在矿上减员增效,外聘人员合同到期不再续约,一下腾出近1000个食堂、保洁、物业等后勤岗位,副科以下机关人员一岗双责,自己服务自己,轮到一次洗15天,这是第二次轮到我。   记者:不干行不行?   赵玉龙:不干怎么能行?现在煤矿效益不好,大家要共渡难关。再说很快就要用上洗碗机,还不白干,每天1个人多发75块钱,打扫厕所每人每月发300块钱,没什么好牢骚的,就当自己创收了。   记者:矿上现在安置能力怎么样?   赵玉龙:长平煤矿是2003年投产的矿井,正式职工近7000人,将接收关停矿井综采人员130-140人,但安置空间不大。去年补充进来的40多名大学生,因为没有合适岗位,都分到了食堂和公寓队,有的还是研究生。   到2020年,山西将淘汰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需安置职工10余万人,越往后困难越大。为了提前谋划,山西各大煤企正积极优化岗位,重新配置人力资源,以便为日后的安置工作腾出更多空间。   找准“痛点”,及时施策    位于长治市长子县的潞安集团李村煤矿,现在到处冷冷清清。由于手续不全,李村煤矿被停止建设,已经接收的工人再次被分流。而在晋煤集团凤凰山煤矿,人劳部部长宋勇正在为聘用到期职工的社保关系转移犯愁。在大规模的过剩产能职工安置中,“痛点”依然不少。   记者: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阳煤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受新建矿井停建影响,安置岗位受限。虽然上面给出了6种安置渠道,但主要还是内部转岗安置,接续矿井的建设进度至关重要,能顺利投产,就能安置大批职工,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应该积极帮企业完善手续,加紧推进。   记者:哪些棘手问题需要提前应对?   潞安集团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安凌云:整合矿井的退出是大问题,潞安集团一共要关停15个矿,11个矿面临这个问题,其他煤炭集团也都有一些整合矿井。这些矿井实行的是股份制,要关停必须经股东大会通过,这必然涉及民营资本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就只能打官司,到时候企业很可能既赔不起,去产能也推不动。   记者:哪些服务需要及时跟进?   宋勇:目前是社保关系转移。短期工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面临社保关系的转移,我们给职工缴纳的是省级社保,现在往地方转移出现卡壳,只转账不转钱,而且保留企业职工保险,还是转为城镇居民保险也不清楚,希望人社部门尽快解决。   煤炭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关系社会稳定,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找准“痛点”,快速施策,为企业保驾护航。像劳动合同文本不统一,有白皮的,有蓝皮的,井下职工需要签订两份不同文号合同之类的现象应该坚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