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法院:水韵莲风里 书写法治的春天

19.04.2019  20:38


七一文艺汇演


肇源法院干警参加那达慕大会


参加抗洪抢险

    手把一条大江的浓烈与奔放,入壶醇厚如酒;怀抱一方黑土的丰腴绵软,于秋水长天中竟也能揽住一泓荷塘月色的江南温柔。晨曦中的肇源,就在漫天铺开的朝霞里,伴着一江青翠的涛声、两行飞天的白鹭,缓缓铺开了一幅深邃厚重又旖旎绮丽的诗情画意。

   地处肃慎文化的核心,满、蒙、藏、回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融合,演绎出肇源独有的文化多元和包容。建院已七十余载的肇源县人民法院,早已与这片厚土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忠诚、谦抑、尚廉、致公”,新时代的肇源法院人汲取着这片土地深邃厚重的养分,在薪火相续的文化传承里,不断建设、完善着具有时代特征的司法文化与精神内涵。

   厚植凝聚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凝聚、发展,一直是肇源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翻开记忆的老相册,总有一些永不褪色的相片。

   “新世界永远属于开拓者和勤奋者”“我以春的名义,给季节以希望” …… 2004年元旦前夕,一群阳光、自信的年轻人,在自己创办的刊物上珍而重之地写下自我勉励和对未来的期许。

   时光荏苒。当年的那伙年轻人有的遴选到上级法院,有的成为本院领导,多数都是中层干部中的骨干。而那张小小的《法苑》报,也成长为保有“法文清苑、诗歌香榭、古典怡斋”等7个栏目的原创期刊——《源法文萃》。

   谈及《源法文萃》,肇源法院的干警们充满了自豪。内容涵盖小说、散文、现代诗歌、诗词楹联、书画摄影等多种文学艺术创作形式的《源法文萃》,创刊于2013年,创刊之初就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干警们的极大关注。作为一个基层法院,支撑起这样一本纯粹原创的文学刊物,可谓不容易。但肇源法院的干警们以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创作力,把这本刊物办得有声有色,至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更有多篇作品被《政工通讯》《黑龙江审判》等期刊转载,还有一些作品在《星星》诗刊、《散文诗》等知名刊物上发表。

   人均结案近300件的法院,忙碌可想而知,干警们更多地利用休息的时间进行创作。他们建立了创作交流群,分享彼此的感悟和价值追求,更互相激励创作的热情。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一本期刊,承载着肇源法院人对法律的敬畏与钻研、对工作的热爱与感悟、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让司法文化更加多元。

   “是文化价值的认同把我们凝聚到了一起,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编刊写作,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源法文萃》的编辑之一王健向我们介绍说。2016年10月,他撰写的《光阴之重》被选编为《人民司法·天平》卷首语。

   初心如许。以创作为带动,肇源法院又积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党建文化和惠民文化。2016年以来,通过开展 “审判先锋示范岗”“党群竞赛促党建”等多个支部党建特色活动,组织优秀党员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红色基因教育培训”,开展“我们都是追梦人——《源法文萃》主题征文”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不但实现了一支部一品牌,更深刻洗礼了干警的精神世界,不断带动和激励干事创业的热情。

   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司法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也逐渐凸显。在肇源,文化渐渐成了连接法院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通过丰富文化载体,展示法院文化作品和成果,充分发挥司法引导社会尚法向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在创新工作中注入时代感强、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司法内容,持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近年来,肇源法院聚力打造好“公众开放日”品牌活动,“两微一端”宣传阵地不断发布形式新颖、感召力强的作品。“奋斗吧!法官”系列主题宣传聚焦法官忠诚为民的司法品质,亲民务实的司法作风,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原创微电影《使命》获得全省第五届微电影大赛三等奖;微视频《执行法官的一天》得到广泛传播……不断创作出的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司法文化精品,为实现法院文化与社会各界的有效对接,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优秀的文化凝聚起了人心士气,凭借着久久为功的文化建设接力,这支队伍始终洋溢着自信向上、拼搏乐观的精神。

   李云峰是肇源法院的“明星法官”,2018年他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全国办案标兵”。李云峰的身上,有一种肇源法院人典型的拼劲儿。为了将案件办扎实,他自觉加班加点,经常因阅卷、写材料而熬通宵,付出了比他人多几倍的辛劳。在调解一个侵权案件时,曾有两次从下午2点一直调解到晚上11点,其中一次因心脏不适差点晕倒在法庭。为了及时审结案件,节约审判资源,他经常在一天之内跑五六个村屯,办七八件事,早出晚归,他非但不觉得累,还经常对同事们说,这工作越干越有意思。

   肇源法院年收结案均在7,000件以上,案情复杂矛盾重重,对于一支员额法官仅30余人的队伍来说,压力可想而知。然而,这支队伍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人均审结案件连续居全市之首,全省排名前列。

   一支队伍的精气神来自于凝聚的法魂,法魂来自于法院文化的培植,各项事业腾飞都离不开文化的助力。

   深耕激发活力

   尊重人才,才能厚植长远发展的根基。肇源法院紧紧抓住文化建设这条主线,把文化基因植入制度创建之中,既体现公平公正,又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人才是基层法院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认为,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认同这个集体的价值导向和人文精神,进而融入这个集体,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周兴佳院长对班子成员说的话。在他的带动下,肇源法院的领导班子把留住人才作为重中之重。

   为了充分激励人才,肇源法院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动作用。2017年,大胆启用了一批理论素养高、干劲足的年轻骨干充实中层。在他们的管理和带动下,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陈朝迪是一位来自湖南的土家族姑娘,6年前考入肇源法院,扎根在了这片黑土地,从年办结案件超过300件的业务骨干,一路成长为审判监督庭庭长。

   有人总是好奇地问她,你一个湖南姑娘,就没想着要回去?她总是自豪地回答,这是我工作过的最好的单位。在这里我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我能独立行使审判权,单位还为我尽力解决好生活的后顾之忧,我喜欢肇源法院彼此理解、协调默契、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

   尊重人才,更关爱人才。已经在肇源法院工作十余年的郑素是一位来自七台河的姑娘,刚刚考入法院时,家人不在身边的她不免有些孤单。这个时候,肇源法院的院领导给予她很大的照顾和温暖,还为她介绍了一名同样优秀的干警黄永亮,慢慢地二人相恋成婚,过上了幸福生活,郑素也扎根在了肇源法院。如今,黄永亮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了民事法官,郑素也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名执行干警。每每谈及过往,郑素都对院领导的照顾感激不已。

   自觉升华品格

   肇源人独爱莲。一亩云,百亩风,亭亭清净,比如君子。而肇源四季分明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湿地连绵。漫步在西海公园内,水天一色,步步生莲。

   养莲、爱莲,莲文化独有的清净高洁在不断浣洗着肇源法院人的精神世界,君子风骨,蔚然成风。

   从事审判工作已经二十余年的王得利是民一庭的庭长。 2017年,在他审理一起侵权案件时,被告某食品企业老板私底下想请王得利吃饭,邀请了几次,都被他断然拒绝了。企业老板又用信封包了一张购物卡,让王得利的同学送去,结果同学被王得利严厉教育了一番,红着脸走了。最终,企业老板依法被判赔偿3.3万元。

   其实你做得好与不好,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公平秤”——这是肇源法院人最朴素的政治自觉。

   走进今天的肇源法院,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面党风廉政文化墙,讲党性、树形象的警句随处可见。院长定期讲党课,评选表彰廉政楷模,举办“肇源莲文化与肇源法院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

   如今,洁风直骨、克明俊德的廉政文化,已深深成为肇源法院人的文化自觉,不仅引领着公正司法的时代要求,更成为激发肇源法院不断前进的内生动力。

   创新走向未来

   进入新时代,肇源法院以司法改革为契机,适时调整文化建设的机制和方式,丰富文化载体,助推执法办案,浸润社会大众。

   “法院文化建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我们要把审判的标准调高、把服务的姿态放低,让人民群众用看得见、摸得到的方式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和正义”。这是周兴佳院长在全院干警大会上确定的基调。

   面向公众,肇源法院着力擦亮诉讼服务中心这张法院的“名片”,自助终端、虚拟导诉,便民惠民举措不断推出,多元服务渠道全面建立,诉讼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成立大庆首个环境资源与生态保护审判团队,加强法治对生态资源的源头保护;在民事审判领域推动简案速裁、家事审判进社区、涉民生案件随案回访等一系列举措,让正义的实现进一步提速。

   2018年,肇源法院提出“引领、认同、自觉”的文化建设思想,重修荣誉室、整理老照片、编纂院史志,内化于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举办“献礼时代、不负韶光”主题演讲、“庆七一文艺汇演”等活动,外化于行;组建法官学术讨论群,全面加强研究型法院建设,固化于制。在革故鼎新中不断丰富文化载体,为审判工作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日落月升,这支身着法袍、手握法槌的队伍,以家的名义,用自己的勤勉、谦和、智慧与服务,守护着肇源百姓心中每一寸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