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党委副书记战继发文章

26.06.2018  10:12

          2018年6月26日,我院党委副书记战继发在《黑龙江日报》第6版理论版块发表文章,文章题为《从历史沿革看生态环保意识的强化》。现全文转载如下: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近年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到“五大发展理念”,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可见,生态环保意识在不断强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强国目标,将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1973年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保大会,标志着中国人环保意识的觉醒。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逐渐出现了人口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关键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它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个重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五位一体”。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型。特别是从高污染、单纯追求GDP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向遵循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体现了我党科学发展新理念,从而形成“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整体。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把环境承载力作为最为稀缺的自然要素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有效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强国目标”的确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写入强国目标。在2035年的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比较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发展目标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二字,也就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整个报告用一节的篇幅来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