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病后疯狂购买6万元保健品 离世后保健品堆一人高

28.02.2015  12:43

  62岁的卢大爷家住大庆奔腾村,他过世后,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惊讶地发现,老人生前购买的大量没来得及吃掉的保健品竟堆满了一面墙,有一人多高……向记者提起此事时,老人的家人情绪十分激动,怒斥“大忽悠”。

   洗脑患病后轻信“卖药的”

  卢大爷是油田某单位的一名科级干部,平时身体一直不错,55岁那年,偶然发现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听说高血压的危害很大,他特别注意,按照医生的交代按时吃药。生病后,他就对自己的身体格外上心,每当看见发放小广告的传单上有关于养生保健治疗方面的内容,他总是会认真阅读。

  起初,他也只是听,后来竟逐渐被这类宣传“洗脑”,对其推广销售的保健品的所谓“功效”深信不疑,特别是当一些患者讲述自己的治愈经历后,更是没有任何怀疑,开始偷偷购买一些所谓的治疗高血压的“药”。

  大约在老人58岁那年,又查出肾功能不全,这病听起来就吓人。“有病乱投医”这话一点不假,自从肾检查出问题,老人就开始到处找治病的良方,暖腰的仪器、强肾的保健品,几年中买了不知道多少个品种,可病情不但没好,反而不断加重。

  原来,卢大爷的肾功能不全,经过一周两次的透析治疗已经有明显好转,可他此时听信保健品厂家的虚假宣传,将医生开的药停了,只吃他购买的保健品。结果,一段时间过去后,到医院一检查,病情加重,一周要做三次透析……

   震惊离世后留下大量保健品

  “我公公是患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但并不十分严重,没有出现并发症,医生说,就是因为公公轻信保健品才导致病情恶化离世的。要不是因为这些保健品,他根本不会这么早去世……”回忆起公公过世的情景,卢大爷的儿媳妇几度哽咽。保健品的功效并非像宣传的那样“厉害”,卢大爷的病一直也未好转,不幸离世。

  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家人回到家,开始慢慢整理他的遗物,却意外地发现,在老人日常用的几个柜子里,塞满了平时购买的保健品。而在床底下、阳台存放的麻袋里,都有老人吃完保健品剩下的空盒子。

  令子女们没想到的是,老人自己的屋子有一面墙密密麻麻堆满了保健品纸盒,这些保健品都是老人生前购买,还没有吃完的。不知情的人看到如此多的东西,还认为他家是开网店的。卢大爷的儿媳妇说:“我身高1.62米,那些保健品摞起来比我都高!”

  “我和老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也都明白保健品‘治病’都是骗人的,我们都劝过公公,告诉他不要相信这些,有病必须听医生的才能除病。可面对我们说的这些,公公无动于衷,他已经被‘洗脑’,不顾我们的反对,坚持买保健品,怎么劝也不听,有时生气会说‘又不花你们的钱’……”老人的儿媳说,这期间,还曾有销售保健品的商家往家里打过电话,希望公公能当“药托”帮药品做宣传,被公公拒绝。尽管如此,他仍对保健品的“治病”功效深信不疑。

   警示以此为鉴警醒其他老人

  几年中,卢大爷只要听到有关治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药物”,都会买上几盒,别看他平时节俭,可在这方面大方得很。老人到底在这方面花了多少钱,至今也没有人知道。不过,后来家人估算了一下,7年时间里,老人每年的花销都在万元左右,保守估计也得有6万多元钱。

  老人刚刚去世的时候,看着家里堆得高高的还未吃完的保健品,家人都非常气愤,曾经想要找到这些保健品的销售商讨个说法,将他们虚假宣传害死老人的事实公之于众。后来在外人的劝说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将这些保健品扔掉。

  卢大爷的家人希望通过自家发生的这件事,警醒仍迷失其中的老年人,有病一定要去医院,不要轻信保健品“治病”的功效,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痛打保健品“大忽悠”应成常态

  62岁老人去世了,留下一大堆还没有吃完的保健品。这保健品不但没能治好老人的病,反倒由于老人信其效果擅自停药,造成提前离世……这样的悲剧,恐非一个老人的悲剧。

  近年来,老人成为受“保健品风暴”冲击最大的群体。表面上看,是老人对生命的恋恋不舍,才造成了“保健品”的肆虐;而从更深的层次分析,这其实是保健品市场乱象的一个现实映像。

  市场的纷乱,不仅让消费者大受其害,也让正规的保健品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因为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保健品,都是科技含量不高,或者根本就不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反而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必须注意的是,当下社会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还处于启蒙和感性阶段,特别是老人,在他们对保健品的功能和疗效根本不具有足够辨别力的情况下,更需要保健品市场健康与有序,通过市场监督和管理来保护他们的权益。一位老人能一下子买这么多保健品,显然与监管失控、监管失责有推不掉的干系。

  保健品市场的混乱,更多的还在于监管的弱项较多。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落实监管者的责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对市场进行监管,对消费者也要进行引导和保护。当然,保健品功效被夸大,愚弄老人的厂家、商家也确实用了一番功夫,抓住老人善良、好占小便宜等弱点,以讲座、赠小礼品等手法,一步步将老人诓进陷阱,其恶行昭然若揭,令人唾弃!

  看到那么多老人误入“歧途”——失财、失健康,甚至丢命,有关部门出手痛打“大忽悠”应成常态,刻不容缓。赶紧行动吧!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