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不是溺爱 专家支招:对付"熊孩子"得有一套
图片来源:网络
继“爸爸去哪儿2”之后,湖南卫视接档播出新一轮综艺节目——“一年级”。2个明星实习老师,36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的一年级新生,在人生的新阶段、新环境中,学生、老师乃至家长,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这是属于三个角色共同成长的道路。这个被搬上电视屏幕的班级体,也正投射着当今大多数家庭教育、课堂教育中,普遍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即日起,商报“情商”栏目推出“成长的烦恼”系列报道,分析孩子的行为、心理,并分别从家长、老师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法。
10月31日晚上,湖南卫视新一期真人秀节目《一年级》播出后引发热议。
不肯离开父母的李昊煜,调皮捣蛋的马皓轩……节目中,孩子们表现出的问题并非个案。在重庆,很多父母也面临同样的烦恼。那么,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且听专家怎么说。
校门口
孩子上演琼瑶式“苦情戏”
“一年级”片段:“一年级”第一期,是新生入学的一个篇章。36个孩子中,6岁的李昊煜总有琼瑶剧般的一套说辞。“我没有你,我该怎么活?如果报名了,我该怎么活?我们不能分手”……面对李昊煜的撒娇、乞求,李昊煜的妈妈整体崩盘,对着镜头哭诉:“从出生到现在,我就五天没带过他,那五天,我心里就是空的……”
真实场景:渝北区长安锦绣实验小学的学生李欣怡(化名),今年9月步入一年级。“开学前两周,每天早上她会在校门口抱着妈妈哭半小时才进来。”班主任王琳琳说,因为哭得很有感染力,惹得同学们都红了眼。
李欣怡的妈妈郭女士说,“孩子要哭,我也束手无策,常常等孩子哭够了再离开。”
班主任王琳琳表示,每次李欣怡哭,她首先是蹲下来拥抱她,摸头、拉手、拍背,用肢体语言制造亲密感,并安慰她:“你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不再是幼儿园小朋友,要慢慢离开妈妈的怀抱,独立起来……”渐渐地,李欣怡戒掉了一想妈妈就哭鼻子的习惯。
专家观点
从家长入手设定情景模拟引导
“在入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感受一下学校,让其提前适应。”国内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心理作家,畅销书籍《奶爸经》、《孩子独立靠父母》的作者刘勇赫表示,要解决孩子离不开父母的问题,根本还得从家长入手,事先为孩子进行情景设定,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模拟引导,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环境。刘勇赫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因此,老师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以此来吸引他们,得到了关注后,就容易进行正面引导了。
[1] [2] [3] 下一页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