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晚年?
本该含饴弄孙,乐享天伦,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老年群体而言,生活却充满艰辛。这些有着特殊境遇的群体,处在“中国式养老”中最寂寞、最脆弱、最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两个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北上广”一线城市、中西部农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地体察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记录下这些来自你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农村留守老人:只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住在四川宜宾李端镇新权村狮子山脚下85岁的李松权自老伴6年前去世后,只有一只狗与他做伴,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尽管一个人孤苦伶仃,老人还是不愿离开。“只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希望他们过得好。”老人把自己的梦想和祝福全给了下一代。城市空巢老人:孤独的痛,谁来抚慰
每逢节假日,吉林省长春市76岁的林爱琴就盼望着孩子们能回家团聚。“我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自己跟自己说话,隔两个小时关一个房间的灯,好像孩子们真的回来了一样。”失去丈夫多年的林爱琴说。
跟农村老人比,城市老人生活条件要好些,但他们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照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亚于解决物质需求。
失独老人:老无所依,忍受精神煎熬
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4万多居民里就有失独家庭25户。失独村民吴清泉夫妇自己家有果园,每年有千余元收入,对于老两口来说,生活还能过得去,最大的痛苦是精神煎熬。“这么多年了,一想起女儿来我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老伴刘翠仙说。
失独老人,是“中国式养老”所面对的另一个日渐庞大、急需关爱的特殊群体。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更要在风烛残年中备受煎熬。
失能老人:需要有尊严地活下去
在河北保定市金秋老年公寓“特护一组”,80岁的刘庭华老人因严重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今年5月,他被儿子刘欣送到了这里。老人在养老院里,得到了24小时的专业照料。“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护理很专业,比在家里好多了。”
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平均能为每千名老人提供床位27张,但供需结构并不平衡。与此同时,比“未富先老”困局还难以突破的,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候鸟老人:儿女闯明天,父母跟着漂
72岁的李淑莲为了照顾孙子,去上海生活了10年,“虽不情愿,那又有什么法子呢。”等孙子上小学后,她就“逃似的”回到了东北,但李淑莲并没有开心多久,就又陷入“空巢”。如何养老?谁来养老?几年来,两地间她往返多次,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社会变革在加剧,人口流动在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像李淑莲一样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付出辛劳,还要忍受孤独。由于社保制度还不完善,异地医保也难以得到。北上南下,甘当“候鸟”,反认他乡作故乡,何处才是“候鸟老人”的避风港?史竞男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