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再出发"软硬兼施"为上策

19.01.2016  09:23

  东北的振兴,不是仅靠外部政策就能搞活的,要考虑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

  东北的物质基础虽然丰厚,但现在资源枯竭,生产工艺包括基础设施都出现老化,大庆油田石油的开采越来越难,很多煤炭城市地下都被掏空了,很多地方的森林数量减少很多。

  201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要在4个方面着力,包括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关受访专家表示,与2003年的东北振兴计划为了治“三大病”相比,本次振兴计划一定程度上在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同时提升硬实力(产业调整)与软实力(人才内流),才能构建好东北健康发展的闭环。

   两次振兴重点各异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增速分别为2.7%、6.3%、5.5%,全部居于全国后五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东北地区增速之所以出现一些回落,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以后出现了抗风险能力、抗市场冲击能力相对比较弱的问题。

  回顾历史,东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担负着我国重要经济发展板块的重任,工农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上个世纪末,东北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慢慢被落下。2003年,中央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意见,经过十多年的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了活力。

  对于十多年的改革效果,本次政治局会议给出了判断:十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是正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前景是广阔的。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两轮改革的现象有类似之处,不过背后的原因并不相同。2003年时东北患了“三大病”,包括城市病,即资源型城市面临枯竭;企业病,即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体制病,即企业办社会、退休职工过多等。为了治这三大病,中央于2003年提出了东北振兴规划,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经济产业;老工业基地减负;国企改革等,经过十年改革,有成效但不够明显。

  而本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肖金成表示,东北的资源性产业占比较高,例如大庆石油、辽宁煤炭等,而能源产业价格下滑严重,东北重要的工业产成品,如钢铁等市场也在萎缩,加上过去辽宁靠投资拉动,例如沿海经济带,而近两年投资额在减少,投资边际收益也在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则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有一个背景,即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上,最先提出的是西部大开发,之后再轮到东北振兴,然后有中部崛起,在西部大开发之前是沿海开放。中国经济30多年的发展,在区域上有这样一个循环,一步一步一些相对问题比较多、比较落后区域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需要想办法加以弥补。

  但现在相当于是进行第二次振兴东北,而这次振兴东北跟之前则不一样,刘瑞表示,即现在其他区域推进都很顺利,而且成果都已显示出来。但是第一次东北的振兴,几年的辉煌后就慢慢掉下来了。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不是仅靠外部政策就能搞活的,要考虑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所谓的“东北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外部没有带来机遇,所以没有发展,但现在有机遇了,如果还出现一些问题,则要更多地考虑其内部问题,即想办法重新梳理它的内部机制,重新激发活力。

   硬实力:产业结构扬长补短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4个方面着力点,其中硬实力部分强调了要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下大气力改变传统产品占大头、“”字号“”字号产品居多的单一产品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东北显得有些不协调,即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则占比较低。2014年辽宁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0.2%、41.8%;吉林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2.8%、36.2%。尽管东北三省也在大力发展服务业,但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却不升反降。

  在占比过高的第二产业中,依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即传统的重化工业占比过高。黑龙江竟达80%左右,其中能源工业的占比达到54%(2006年时占比竟达72.9%);在一汽所在地长春,汽车制造占工业产值的60%(2008年峰值时占比为67.8%);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70%。

  作为支柱产业,传统的重化工业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刘瑞表示,东北的物质基础虽然丰富,但现在资源枯竭,生产工艺包括基础设施都出现老化,这是其客观条件的问题,要进行改善。最早开发建设的大庆油田,现在其石油的开采越来越难,采掘深度越来越大,要通过采取特殊的加水加气的方式才能把油取出来,这明显是资源枯竭的表现。另外,煤炭开发已经上百年,很多煤炭城市地下都被掏空了。此外,它过去森林储存量很大,但是60多年的发展,其很多地方的森林数量减少很多。

  其实,东北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今后相对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东北经济仍将处在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仍将是第一位的。

  东北产业结构应该如何调整?张占斌表示,一方面,中央应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端制造业投资布局等方面,给予东北地区更多的项目支持,在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东北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于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于能否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肖金成则强调,东北产业转型有三点注意事项,一是东北的资源型产业占比仍然很高,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农牧产品加工业,东北既有潜在优势,也有现实短腿,二是东北要改善投资环境,扭转资本、人才外流情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东北要加强开放合作,东北毗邻俄罗斯,而俄罗斯的远东市场狭小,目前与日、韩在东北亚合作进展也不快。

   软实力:投资热土可留人才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4个方面着力点,软实力提升部分强调了要鼓励创新创业,把创新作为东北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激情。

  东北的创新成果大量流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至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全国共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872项,合同额9.1亿元,而在辽宁转移转化数只占10.78%,合同额则仅占4%。辽宁是科技教育大省,现有高等院校116所、科研单位167家,两院院士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0多人,无论是专家人数,还是科研成果、专利申请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然而,这些“科技国家队”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即“科研成果”在当地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例如,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摘取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对于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石油资源比较缺乏的辽宁来说,极具现实意义。然而,这项技术实现工业应用已有5年,但落户辽宁一事仍然无声无息。

  而对于东北人才的外流,肖金成表示,留住人才不能只靠红头文件,关键在于人才留下来能发挥作用,因为人才跟着资本走,资本跟着利润走,利润与成本呈负相关,如果想这个循环良性发展,需要将东北发展成为投资的热土,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意识、提供优惠政策等。

  刘瑞则表示,人是所有资源当中最具活力、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并不缺人才,但是如果不给这些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人挪活”,他就会走,就会到那些重视人才、给很优厚待遇的吸引人才的地方去,这样东北很多人才就流失了。其实也不光东北有人才流失的情况,在沿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也有。但是有一个流进流出的平衡问题,如果大量地流出,没有人回来,就说明这个地方吸引人的机制存在问题。留住人才,要事业、感情、机制、待遇留得住人,这几个方面如果都不具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才流失,这就是一个问题所在。所以要考虑采取措施,不仅把现有的人才留住,而且让人才回流,产生一个人才高地,人在阵地在。

  除了将人才留下外,还有一个内部流动的问题,例如长期以来,人才大省辽宁的人才“旱涝不均”现象十分严重,施展平台多、发展空间广的沈阳和大连两市“垄断”了全省人才的一半以上。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辽宁抓住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辽西北战略进入全省大战略的契机,围绕三大“振兴主战场”,搭建让人才施展拳脚的舞台,从而构筑起多个人才聚集之地。

  例如,大连市金普新区过去只是一个5000多人的村子,现在已成为一个158万人口的移民城市,因为这里有35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75家世界500强企业。本溪市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医药产业,2012年晋升为国家高新区。如今,人才在辽宁有了相对均衡的流动,搞装备制造的人才大都流向了沈阳,搞软件的人才流向大连,搞生物制药的流向本溪,搞陶瓷的人才流向法库,搞蘑菇的人才则都流向了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