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东北虎三“探”省森工东京城林业局 咬死两匹马
孙大海 刘庆华 记者 马一梅 赵辉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野生动物也得以繁衍生息。东京城林业局近日三次迎来了东北虎的“造访”。
2014年12月30日上午,东京城林业地区公安局森保大队接到尔站一管护站养马人徐凤春报警:一匹四岁口的母马被不明野生动物咬死,怀疑是东北虎所为。
接警后,森保、资源部门人员随即赶赴现场调查。徐凤春的马圈地处在尔站一管护站51林班,远离居民区。饲养的20多匹马除了定时喂料以外,平日里都是自行上山觅食放养。
据徐凤春介绍,去年11月以来,自己几次在马圈周边多处地方发现较大的爪印,疑是老虎的足迹。为此他也咨询过身边曾打过猎的老人们,都说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老虎。2014年12月29日晚,他发现饲养的马匹中突然少了一匹。第二天上午10时许,在马圈东南方向的山岗上寻马时,发现丢失的母马尸体躺卧在一处土坳中。母马的两条后腿已经没有,重量达100多斤。
经现场勘察,发现这只外来“袭马者”爪印长和宽度大约在12~15厘米左右。调查人员还在母马尸体附近树丛中,寻找到一些“袭马者”的体毛和尿液。通过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中心姜广顺教授对影像鉴定,初步确认是一只野生东北虎。
事件发生后几天,1月6日,徐凤春在他的马圈附近再次发现虎迹。这一次发现的老虎爪印较上次发现的要多,保存也更完整。最近的虎爪印距徐凤春的马圈只有三四十米。在不远的地方还有老虎趴卧的痕迹。
为了保护马匹不再遭受袭击,徐凤春在袭马事件后的第三天,就在马圈的周围,用铁蒺藜圈出了一个防护网,因此这次没有遭受到意外损失。
根据现场虎爪印的行动轨迹判断:这只东北虎“好吃不撂筷”,再次回到徐凤春的马圈猎食,因受到防护网阻拦,便在河道上趴卧等待。在苦无结果后,便趟过河道进入山林来到上次捕食马匹的地点,寻找没有吃完的猎物。而就在此前一天,徐凤春已将死马拖回家中。老虎没有觅食到猎物后,便循着雪地上拖拽马匹留下的痕迹“跟踪追击”,再跟踪前行一段路程后,“不知何故”,途中又调转方向,进入河道对面的山林中。 1月11日,“事发地”,尔站一管护站再次发生东北虎“袭马”事件,咬死一匹马,咬伤两匹马,死马体重七八百斤。省林科院野生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对现场进行了考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认定,这是同一只东北虎的踪迹,并且是雌性成年虎的可能性较大。为更详细更具体地了解东北虎情况,资源部门已经设置了8个远红外线监测相机,及时对东北虎进行监测。同时,该局对周边9个林场所开展了多轮“清山”行动,收缴铁夹、钢丝套等违法猎捕工具,保护野生东北虎等动物的生存安全。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