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3个矿工兄弟的生命”

24.07.2015  11:15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7月23日电题:“为了13个矿工兄弟的生命”——鹤岗旭祥煤矿“7•20”事故抢险救援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  潘祺

  23日晚20时30分,鹤岗旭祥煤矿“7•20”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

  这是前方指挥部3天内召开的第10次会议,不到70平方米的临时房间里坐了50多人,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汗渍、油渍和焦急与期盼混杂的神情,他们即将和井下被困矿工一起度过第三个不眠夜。

  会议过程中,鹤岗市成立的技术组、救护组、安抚组等8个救援部门依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鹤岗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组长之间的对话简单明了,十分直接,尽力缩短时间。

  眼下,煤矿事故黄金救援72小时关键时间节点已经过去,傍晚传来的消息让救援人员本就紧绷的神经又勒紧了一分——耗费两天时间打通的钻孔位置需要重新调整。

  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介绍,之所以出现打孔位置偏差的原因,和该矿所属矿区峻德煤矿20多年前所采取的水采煤工艺不无关系。“峻德矿当年采用的水采工艺,导致井下巷道、掘进等原始地质资料不能如实反映到救援图纸上,因此救援组对地质现状判断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导致方位有所偏差。”桂来保说,马上要打的另外两个钻孔将对救援组掌握实际地质资料提供有效帮助。

  “今晚9点到明天9点要有一个推进距离绝对值的要求。”听过已将救援巷道打通20米的汇报,救援指挥部负责同志对救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高强度工作损坏的设备被及时更换,施救人员鼓足干劲轮番上,在安全救援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尽早打通生命通道。

  会场外,家属情绪同样焦急不安。据安抚组组长介绍,23日下午,事故新闻发言人王奎元向被困矿工家属进行了救援进展情况通报,对安抚家属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指挥部由此建立了救援情况家属日通报机制,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如果煤矿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真实资料和数据,必须严厉追责。” 为保证技术组和指挥部决策精准,桂来保在汇报会上神情严厉的表示,“井下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到底在干什么,到底在哪个位置、做什么工作”,原煤矿技术人员必须真实的反映上来,这对整个抢险救援工作将起到巨大作用。

  入夜,伴随着发电机和绞车的声音,救援现场灯火通明,每个人或紧张忙碌,或沉默地站在黑暗中,望向井口的方向。真希望,当明天太阳升起时,从井下黑暗处能够传来生命的奇迹。(完)

 7月23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救援人员准备下井。新华社记者 王松

 7月23日,救援人员将救援设备运送至矿车上。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7月23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救援人员准备下井。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