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大地 创新中国思想 解决中国问题

23.05.2016  10:39

立足中国大地 创新中国思想 解决中国问题

——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反响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连日来,85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沉浸于喜悦之中。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为学者代表首位发言,深感“备受鼓舞,重任在肩”。

  作为最年轻的发言代表,80后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则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嘱托:“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从青年才俊到耄耋长者,10位发言代表身后,是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雄壮队伍和坚强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直面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贡献。

  今天,以这次划时代的会议为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抖擞精神,重新出发。

  “一切努力,皆为‘中国’二字——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明,凝练中国智慧、创新中国思想,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如是总结。这是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鲜明指向,也是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火热自勉、铮铮誓言。

  立足中国大地 植根中国文明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总书记的精当概括,令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对当前时代“有了豁然开朗的认识”。“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进行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什么叫‘前无古人’?即伴随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程,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挺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深有同感:“大变革时代,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先导性作用愈加突出,可以且理应大有作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声音,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哲学。”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感言,“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嘱托,在广阔天地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成为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

  放眼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起点并在其指导下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在人类学术思想史上镌刻下一条光辉轨迹。

  2004年4月,一项浩荡的“大国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建设并完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在参与这项工程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季正聚看来,这项宏阔工程,堪称“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最高示范。

  走过1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青山未老,英气逼人。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学者蓝强2014年9月赴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访学。年逾八旬仍在宣讲马克思主义的伯尔特·奥尔曼教授令他印象深刻。“正如奥尔曼教授所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关于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真理性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永不过时。”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举例说明:“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所说的‘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而我们今天如果重写《师说》,‘道’的内涵就应当演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应当将传统文化精髓与我国国情有机融合,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双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双脚稳立于积淀了厚重文明的中国大地。

  凝练中国智慧 创新中国思想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从进入中国起,就在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中汇聚百川、渐行渐阔。

  站上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人话语铿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5月12日,希腊雅典艾弗索达克斯书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会正在举行。这部以11种文字、12个版本全球发行的著作,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哲学思维、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如是总结。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指出,治国理政不光是实践经验的累积,也需要理论的创新。“实践在滚动式向前发展,认识也要不断深化、不断推进。要用创新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五大发展理念、作出经济新常态重要论断、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这些厚重丰实的理论创新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晖感受尤深:“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认为,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

  高峰远眺,也会有浮云遮眼。近年来,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给人们带来干扰。哲学社会科学界旗帜鲜明地举旗亮剑,坚决抵制。“用中国话语方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观察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

  在持久而坚实的理论创新、去蔽破障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稳步构建。

  高校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介绍,当前,该校正和众多中国高校携手发力,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实施“学科提升计划”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行动计划”,争取产出一流研究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

  解决中国问题 服务中国发展

  任何一种学说,都绝非束之高阁的“空中宝典”。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这是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的殷切嘱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将重点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一批覆盖全国众多省市区的“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火热启动。与此同时,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蓬勃开展,理论研究更添活力。

  在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看来,研究若要取得实效,首先得解决理论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研究立场上,要坚持为人民述学立论、立德立言;在研究内容上,要立足人民实践创造,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出发点;在研究方法上,要体现人民逻辑,把党的群众方法贯穿始终;在研究结果上,要服务人民,得出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权威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正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理念。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智库建设如火如荼。“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智库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指出。

  这一切,对人才培养与队伍打造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育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深感重任在肩。

  “我们将在人员、经费、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满怀信心。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对哲学社会科学界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学术原创能力不强、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不良问题突出等‘短板’不容忽视,要以迫切的责任感补短板、强弱项,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坚强队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万不可辜负时代、人民、党和政府的期望,要切实当好思想‘蓄水池’、国情‘传感器’、舆论‘黏合剂’。”湖南省社科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湘智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充满信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贾宇 张胜 王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