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河子村的“老于头”:第一书记下乡记
按 :近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作出决定,授予审计署沈阳特派办于锡明同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审计署也发出通知,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于锡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为使广大审计干部全面了解于锡明同志及其先进事迹,审计署组织署管媒体记者赴辽宁,对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了深度采访,形成了这篇纪实报道。现全文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二道河子村的“老于头”:第一书记下乡记
文/曹伟 高建飞
虽然早已过了立秋的节气,气温刚超过30℃,但是今年入夏以来的雨水短缺,加上太阳在辽西平原的直晒,在户外站上不一会儿,就会让人一身汗。
于锡明仍然在苞米地间的道路上一点点的丈量,为修建村户间的水泥路一边实地勘查,一边跟施工人员研究规划。这位下派到阜新市彰武县二道河子乡二道河子村的“第一书记”,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将之前铺好的砂石路全部升级为水泥路,让村民们出行更安心。”于锡明对指着为防止阳光暴晒而铺上保护膜的道路对记者说。
自2008年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在彰武县二道河子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作为特派办工会主席的于锡明就一直负责这项工作,且一干就是6年。2014年,已经59岁的他响应特派办驻村扶贫号召,携带组织关系来到二道河子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他刚从外面看完路面回来,背后被汗水湿了一大片,连口水都顾不上就开始记录刚刚工作的情况了。于锡明动情地说:“既然来到这里,就要为村民实实在在地做点事,要不然自己的心会不踏实的。”
“每亩多收了一千多元”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二道河子村的村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身边“多”出了一个人——每天一大早,就会有一个两鬓略白穿着衬衫的老人在村里的土路上,走走停停看看。他是谁?村民没人知道,也不关心。
后来村民们发现这个老头并不是简单的在溜达,二道河子村里的六个屯(自然村),他都坚持走访每一个村里的贫困户家,详细地了解他们家的基本情况,包括户中个人情况、电话、需求等信息,倾听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从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中找路子、想办法,一一记录下来。
日复一日,他一早走出自己的办公室,走到村里,走到村民的身边,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心连心交流,风雨无阻。二道河子村村民渐渐觉得这个老头儿不简单,都纷纷打听这人是谁。村里的干部告诉他们,“那是省里的官,审计署沈阳办派来咱们村的驻村干部。”
驻村伊始,于锡明也和其他驻村干部一样,对自己“第一书记”这一新角色定不准位,做事情不知从何入手。
然而当一名合格的干部,绝不是坐在办公室等着村民上门找。于锡明决定,非要自己走出去才行,到村里去,到村民中间多问多听多看。
最终,于锡明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全村6个自然屯217户贫困户的逐户走访、摸底工作,并将其逐一登记造册,详细分析了每一家的致贫原因。其间,于锡明还结合村里的基本情况,就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状况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等,与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等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共同研究制定出台了《二道河子村2015-2017年扶贫开发规划》,内容涉及发展种植养殖业、修缮道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治理低洼地、治理河道等,内容详实。
有了这个计划,于锡明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工作上也有了重心。
此前由于历史原因,二道河子村只有泥土道路,且坑洼不平、颠簸难行,本就不宽敞的道路两旁还堆积着农民家多年的柴禾和各式垃圾,有些已经腐烂变质,臭气熏天,改善村容村貌,修缮道路成为当务之急。
于锡明通过深入了解,向二道河子乡党委、乡政府反映情况,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经多方协调,并筹集了建桥修路所需的资金。
自2014年9月起,二道河子村对6个自然屯37条村屯道路进行了集中维修,对“脏、乱、差”的环境也进行了集中的整治。
东北地区施工期短,但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于锡明每天起早贪黑,不光是第一个到现场,从村口的路开始用脚步丈量,一米一米地仔细检查,从未间断。
“不愧是审计署的干部,做事就是仔细。”据乡里和村里干部回忆,有一次于锡明找他说有段路建的有问题。后来请了监理人员一查,果然是原料上出了问题。对此,于锡明本着负责的态度,果断要求把这一段路扒掉了重修。
正是在于锡明的积极努力下,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二道河子村最突出的基础设施问题得到了改善,原来遍布全村的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砂石路。
对此,于锡明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这次的成果:累计出动钩车、铲车、运输车等车辆75台次,清除各类垃圾900多吨;采石3万多立方米,为全村铺设路宽6米、长22.7公里的砂石路。然而他却已经记不得一共22.7公里需要修缮的道路,自己来来回回走了多少遍。
在全线贯通的那一刻,村里的百姓有感而发说:”咱们村的路,49年解放,14年透亮”。根据扶贫计划,今年,于锡明又带领村里人,在原有的砂石路基础上,又铺了十公里的水泥主路。
精准扶贫就是不光要把扶贫款项用在“刀刃上”,而且还要让村民收入实现“造血功能”。光是修路还不够,还要让二道河子村的农民切切实实地富裕起来。
二道河子村资源贫瘠、地势低洼,常年的水打沙壅造成了这个村始终是“靠天吃饭”,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里在此之前的种植主要是以苞米为主,结构比较单一。为此,于锡明提出,要以高效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种养业,通过产业的聚集,大户的辐射,合作社的带动,促进农户脱贫致富。种植芝豇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扶持芝豇产业的发展,他多方奔走,研究对策、寻找销路。
农民刘远才给算了一笔粗帐,当初他们种苞米,一亩地最多也就赚900元,要是改种芝豇,一亩地能赚2000元左右。
但是刚开始改种芝豇时也遇到了问题——种植芝豇需要架竹竿,按一亩地算也需要不少成本,这就使很多村民望而却步。
对此,于锡明仔细向村委班子和村民了解了情况,决定帮他们协调架竿的问题。架竿问题解决了,农民看到了种植芝豇的收益,积极性也提高了。如今,二道河子村芝豇的种植面积从以前不到一百亩发展到现如今的500多亩,仅仅一年的时间,人均收入也增加了30%多。于锡明还是不满足,听说当地适合种植树莓,他又利用沈阳特派办协调来的扶贫资金为二道河子村建了500亩树莓基地。
对于这里朴实的农民来说,没落到碗里的都是空谈,而现如今,路宽敞了,村洁净了,真正的实惠见到了,乡亲提起于锡明都挑大拇指。
“第一书记”带来了好作风
于锡明通过在二道河子村的调研和情况摸底,村两委班子在此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战斗力不强正是导致各村贫困的“穷根”之一。
“以前,村里的工作无章可循,班子关系紧张,干群矛盾尖锐。”二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刚对记者这样说。
一年前初来乍到的他还是低估了该村软弱涣散的程度:村部院内荒草丛生,村干部经常不上班,连村民来到村部都找不着人。村里安排给于锡明的办公室里,没有一张像样的办公桌,地下都铺着厚厚的尘土,门上连个驻村工作队的标牌都没有、墙上布满了蜘蛛网更别说一些规章制度明示了……
尽管这样,当时已经58岁,还患有糖尿病的于锡明却踏踏实实地“住”了下来。后来,彰武县要求各乡镇关心驻村干部生活,在乡镇统一解决其住宿问题,于锡明才得以将床铺搬出这间办公室。
如何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于锡明从每天坐班、打扫卫生这些小细节做起,给村两委班子成员做了“表率”。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村干部们自己动手薅掉院内杂草,村部面貌、干部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于锡明担任第一书记之后,他了解到全村共有党员31名,但是普遍组织观念淡薄、经济发展不强。对于扶贫政策的“等、靠、要”思想很严重。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于锡明坚持把群众路线活动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他亲自带头,组织村干部学习党的大政方针以及支农惠农政策。
针对二道河子村支部班子对本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他先后多次召开支部大会,学习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调动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班子成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为加强基层党组建设,去年驻村后,于锡明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农民代表等进行交流谈心,提出了建设“亲民、近民、爱民”的村“两委”班子。乡党委采纳了他的建议,对村支书、主任及成员及时进行了调整。
同时,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事关群众利益的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极大缓解了干群矛盾,为全村加快发展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记者在村支部看到,在于锡明的带领下,全村围绕职责和党建等建立规章制度39项,制作了《二道河子村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展板,在公告栏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村两委的工作作风。
“干事干净,在生活上艰苦朴素,每月定期向乡财政上交伙食费,从未参加吃请,未向乡村两级政府提过任何待遇上的要求。因为他沟通长途的关系,于书记每个月电话费很多,乡政府偷偷给他充话费,也被于书记拒绝。”彰武县扶贫局局长对记者说。
“他这个省城来的‘村官’,带出了干部作风,凝聚了村班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形成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二道河子乡党委书记陈爱民对于锡明作出这样评价。
从“水和油”到“鱼和水”
于锡明来了以后,坚持带着村干部们打扫村支部办公室。如今的办公环境显得干净敞亮,这正和村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于锡明常说,干部和百姓的关系搞好了,他们之间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关系搞不好,那就是油和水,会格格不入。
村民白忠富今年已经七十六了,双腿因病致残,大儿子前几年出车祸没了,二儿子存在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这给本就一贫如洗的白家增加了更大的负担。走访中了解到此情况后,于锡明积极争取资金,为白忠富“四面漏风”的房子进行了维修,之后又协调资金为他们老两口修葺了院墙。每每说到这些,白忠富的老伴总是眼含热泪,直说于书记是大好人,比亲人还要亲。
村民刘远才前不久得了一场大病,严重的时候瘦到不到一百斤了,村民都说老刘这次可能不行了。后来虽然凭借农村合作医疗把命捞了回来,但是也把本想用来修缮房子的钱搭了进去。听说于书记带着人把他家的房子院子修缮了以后,刘远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用他的话说,这人心里一高兴,也敞亮了,现在干活也更加有劲儿了。
于锡明在担任村委第一书记的一年间,不光修了路,修缮了很多贫困的陋堂,更暖了村民的心。而于锡明自己的变化,家人也看在眼里。
在妻子的眼里,于锡明是一个踏实低调的人。在刚担任村支书期间,她发现,老于常常隔一两天就带着一身泥皱的衣服回来,随身带着大量的学习材料。
妻子回忆说,老于担任村支书一个月的时候,他利用周日的时间从二道河子村回沈阳参加朋友的孩子结婚,可到了饭店几乎所有人都认不出他了。说着,妻子拿出老于在2010年拍摄的照片,那时的他,面庞圆润,身材宽厚结实,而担任了村支书仅一年的他,黑,瘦的像个庄稼汉。女儿打趣他时会说,“人家做官,从村里到城里,你做官,从城里回到了村里。”
村里的样貌在于锡明当支书的这一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修房修路,村支部办公室前的小广场也得到了修缮,安上了健身器材。县里的评剧团来了,给村民们表演节目。县医疗队也来了,免费给村民检查身体。
村民的态度更加积极了,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于书记商量,原先冷清的办公室门口热闹了起来。老于也借着机会向村民介绍国家对于农村的扶持政策,告诉他们应该多想想国家有哪些优惠政策可以为我所用,开阔村民的眼界,引导村民往致富路上奔。
记者看到,在他的案头上,还放着阿胶养驴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羊合作社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明年就年满60岁老于就到了退休年龄,他说,自己的这份活谁都能干。但是乡亲们说,老于他不能走。
今年一月份,驻村工作考察小组来到二道河子村,村民们就自发向考察组人员反映情况。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回,他们没了抱怨,没了上访,争着说于书记工作做得好。很多村民说,他们希望于书记任期结束后能继续留在二道河子村。
据了解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在彰武县的一次调研中接见的两名驻村干部,于锡明就是其中之一。可在他自己看来,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临近退休的他要站好党和组织交给他的最后一班岗,“多亏有组织上的领导,而我就是按照组织的要求做了一点点工作,没啥其他的(功劳)”。
鱼和水如今融在了一起。现在乡亲们看来,于书记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不知疲惫、不辞艰辛的奉献精神已经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打心眼把他当成“自己人”。
“虽然老于来的时间不长,但是村民们对他十分认可,对他的感情就跟对待自己大哥一样,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喜欢找老于出主意。”二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刚这样评价他们的于书记。
乡里的干部叫他于主席,村干部把他叫于书记,村民们则亲切地称他为“老爷子”、“老于”、“老于头”。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有这样一组数据:自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在彰武县二道河子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及后来驻村结对帮扶以来,他累计走访慰问贫困家庭276户,资助贫困学生55人次,2014年全年有205天都坚持在驻村工作……
在田间地头,他挽起裤腿与村民同劳作,脸上堆满真诚的笑容;在农户家里,他与村民促膝长谈,听民声、问民忧;在村部办公室,他建立贫困户档案,制定扶贫规划……
“比起审计署特派办的同事们常年一心扑在审计现场的辛苦,我这点工作真的不算啥。”于锡明在采访中不断对记者说,“驻村工作就应该植根基层,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的心已经和整个村子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和这里的村民融为了一体,我要把有限的精力全部奉献给这个村,为这个村的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质朴的话语,加上作为“第一书记”执着的坚守、无悔的付出,于锡明演绎着一位审计人的“鱼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