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将逐步摆脱“野蛮生长”

26.09.2016  23:03

央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近日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为“蓝皮书”)。

蓝皮书首先概括了2015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总体发展情况,包括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宏观背景;其次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类,具体分析了我国互联网融资、互联网支付、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和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等业态的发展情况;最后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监管态势以及未来的发簪趋势。

摆脱“野蛮生长”

蓝皮书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各项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自律组织的建立,2016年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规范,逐步摆脱“野蛮生长”的局面,发展模式会逐步稳定与成熟。

蓝皮书指出,相关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所持态度经历了由默许、观望、风险预警、调研座谈到发文监管的转变过程。

未来,监管层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管可能将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进一步规范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二是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为目标的互联网金融;三是完善征信体系,增强互联网金融信息透明度。

P2P的症结

发端于欧美的P2P、众筹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尽管在集聚资金、提供普惠投资理财服务方面开了先河,但这些模式并未解决投资标的或融资端的风险管理问题。

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P2P,部分仍依靠人海战术发展融资人(借款人)并解决风险问题,大大抬高了融资成本,导致利率居高不下。另外,不少机构根本没去或没办法去做融资端的工作,坏账问题不断暴露,要么跑路要么关门大吉。

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就在于:融资端信息不对称。然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合作却能解决这个问题。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长期以来积累大量的客户交易数据和构建相关信用数据分析模型,可以解决互联网环境下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银行具有的资金优势和风控能力,为P2P模式下的融资端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或将主导共享金融

蓝皮书指出,区块链金融可能是未来共享金融的高级形式。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交易各方建设信任机制的一个完美的数学解决方案,而比特币就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以区块链为基础,加上一系列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辅助方法,人们在互联网上建立一整套互联网治理机制。

上述互联网治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互联网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机制、互联网透明机制、社交网络的互动评分机制、密码学公私钥匙等。

在技术成熟后,未来区块链金融可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智能化;二是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三是算法驱动;四是一体化特征;五是实时化、场景化、7×24小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连接。

互联网金融VS Fintech

关于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指出,国际上没有对应的名词,Fintech是针对金融IT化创新的一个专有名词。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什么,大家一直都有所争论。蓝皮书指认为这种争论脱离了共同的参照系,就像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讨论牛顿和爱因斯坦谁对谁错一样。

如果把参照系放置在“金融”这个平台上,再来讨论互联网金融和非互联网金融的区别,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