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全面完成云计算迁移应对11.11海量用户访问
如果你问一名用户在11.11这样的电商大促时最怕什么?九成以上的回答是在秒杀那刺刀见红的当口遭遇电商网站响应迟缓,让计划了好长时间的实惠订单失之交臂。如果你问一名电商的技术人员这个期间最担心什么?回答会相当一致,他们最担心网站响应速度慢甚至宕机影响用户体验。但这个11.11,京东的技术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已经胸有成竹,因为京东的绝大部分技术系统已经完成了向弹性云平台的迁移,后者高速、灵活的扩展能力,能轻松应对远远超过平日的交易量冲击。
在互联网行业中,一般用“水电气”来比喻云计算这样的基础设施,而京东的弹性云计算平台正像是一个用之不尽的核电站。在传统的架构下,促销当日用户开始大量访问时,就像某个特别闷热的夏日夜晚,家家户户都将空调开到最强状态,一些配电站承受不了这样的负荷,人工调配又需要时间,就会出现局部电压不稳,断电等情况。而迁移到弹性云平台上的京东,就像是背后接入了一个全自动的核电站,不仅能量充沛,还可以对各个用电区域进行智慧调控,瞬间满足其要求,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拥有最佳体验。
对于京东而言,应用云计算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京东近年来业务高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除了京东商城之外,金融、京东到家、智能、拍拍、海外等业务也都齐头并进,这些业务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业务流程,对底层的技术架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搜索、图片、广告、订单等都占据了不同的服务器资源,造成服务器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通过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有效分配和管理服务器资源,协同工作效率低且资源浪费很大。
“京东发展到今天,要树立很多的规范,在这么复杂的信息系统背后,又有着许多规范的条件下,梳理清楚并保证京东未来5年的健康发展,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京东副总裁何刚谈到。
面对这些挑战,京东于2014年8月开始部署弹性计算云技术。弹性计算云是京东集团级别战略项目,它基于Docker(容器)简化了应用的部署和扩容,提高了系统的伸缩能力。今年的618大促,弹性计算云项目作为扩容与灾备资源池,已经是国内甚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Docker应用之一。它轻松应对了618的流量冲击,成功展示了这一技术的系统扩展性、稳定性、容灾能力、运维能力、紧急故障处理能力。
举例来说,像618这样的大型促销,为了应对流量的急剧变化,需要提前增容。之前的方式需要提前审批、部署界面选择、打包、机器分配……不仅流程长,而且节日过后,也很少有人还会想到去减少硬件设备,无形中造成极大浪费。现在借助弹性计算云,可进行全自动化维护,直接部署,平台实现统一控制,随流量自动扩容,自动缩减,中间环节全部取消,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而成本却明显降低。
经过618的成功实践,,京东今年11.11的绝大部分系统都已经迁移到弹性云上,京东的大部分应用程序都会通过容器技术来发布和管理。据透露,随着业务发展与新数据中心建设,目前京东弹性云的集群规模比618增长了5倍,
可能用户感觉不到,京东的一些核心应用,比如商品详情页、图片展现、秒杀、配送员订单详情等等都早已部署在弹性云中。大家在浏览京东网站时看到的图片与商品详情,其实都是有弹性预测的,而京东弹性云承担了大约90%的访问量。换句话来说,目前用户在京东上的每一次浏览,背后都有着京东弹性云项目的支撑。
京东表示,面对11.11的突发流量,京东弹性云可以在10秒内快速扩展上千个容器,满足电商平台的商品秒杀、商品详情页、图片展现等应用的需求。当用户沉浸在电商大促的抢购、秒杀中,依然可以享受京东迅捷流程的用户体验时,你可能看不到背后京东弹性计算云正在有条不紊地化解海量访问造成的冲击,你可能也不会看到在电商大促的硝烟散尽后,京东会将经历过最严酷考验的京东云开放给传统企业,帮助更快地走上互联网+的道路。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