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部假冒电梯流入多省 案值超20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王自宸 梁建强
销往国内多省份、价值2200余万元的品牌电梯,竟然全部是假冒伪劣产品!近日,湖北荆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制售伪劣电梯案,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在这起案值超2000万元的电梯售假案中,各地公安机关共查获以“东莞西门子电梯”“东莞三星电梯”“柳州富士电梯”等为名义销售的伪劣电梯100余部。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该案让电梯质量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品牌电梯”怎样被伪造?流通销售如何逃脱监管?“定时炸弹”何时能拆除?
质量好坏全凭“良心”
据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公安分局介绍,今年3月,公安部门收到质监部门反馈信息:城区一酒店电梯经鉴定为假冒伪劣产品,事件背后疑似存在故意售假行为。经过为期半年的侦查,警方抓获了以吴某、叶某为首的1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伪劣电梯配件3万余件,假冒知名商标标识及包装材料1万余份,打掉涉案团伙3个,捣毁制售窝点8个。
据参与侦破该案的民警周洋介绍,犯罪嫌疑人经营的作坊并无电梯生产资质,其股东兼生产技术主管吴某在电梯行业里仅有助理工程师职称,却带领工人自制电梯轿厢,再采购配件拼装成客货电梯,冒充合格品牌电梯销售。犯罪嫌疑人吴某交代,电梯制造比较简单,主要部件目前都有厂家进行生产,各类零部件也采取相同的技术标准,因此,只要稍懂组装技术,在市面上把零部件都买齐全,就可以“造”出一部电梯。
“伪造的电梯质量如何,全看造假者的良心。”吴某说。实际上,安装电梯的单位和个人凭肉眼难以辨别电梯的好坏。
监管存在盲区
据办案民警郑卫东介绍,他们在多地查获了百余台电梯,虽然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但不少都在当地质监进行了报装,并通过了特检机构的检验。如此一来,这些伪劣电梯在运行中一旦出了问题或事故,就可以归咎于维护保养不足,而非本身质量有问题,从而为不法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监管的盲区和不足也为企业不法行为提供了条件。涉案人员吴某交代,该企业虽然没有电梯整梯生产资质,但直到案发前,企业违规生产从未停止。
据犯罪嫌疑人叶某交代说,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部门从未登门检查。他同时交代,其所在的公司自2009年4月就被取消了B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电梯),但从未停止承接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业务。
“每台汽车都有一个发动机编号当作‘身份证’,还能通过网络进行查询,电梯虽说是特种设备,但生产上并未联网,质监部门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联系厂家查询,这一模糊地带就是我们的造假空间。”叶某说。
合格证都是买来或伪造的
尽管电梯制假较为容易,但因安装使用电梯受到严格监管,需向质监部门提供合格证、委托安装合同书等一系列材料。为牟取暴利,犯罪分子不惜使用各种违法手段。一般来说,劣质电梯变成“合格电梯”的方法一般来说有四种:
一是购买正规厂家合格证,由假变“真”。犯罪嫌疑人吴某交代,因为电梯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电梯生产企业愿意收取一定的授权费用,向其发放产品合格证。
二是伪造品牌厂家合格证,蒙混过关。周洋说,在此案中,销售人员叶某因在电梯行业从业多年,积累了多家品牌电梯生产企业的电梯合格证和电梯安装委托书等原始文件,再通过电脑技术仿制合格证、委托书、企业公章和企业法人签名,让人难以发现破绽。
三是正规电梯里掺假,滥竽充数。“都是一起报装、验收,检验人员不可能每台电梯都查得那么仔细,很容易蒙混过关。”叶某说。
四是拒绝电梯报装,逃避质监监管。荆州市荆州区质监局稽查分局副局长王斌说,如果安装电梯的相关单位图便宜购买伪劣电梯,又不申请电梯报装,就容易产生监管的盲区。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