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农业情况介绍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幅员面积2.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9万人,现辖同江市、富锦市、桦川县、桦南县、汤原县5个县(市);郊区、东风区、向阳区、前进区4个区;共62个乡(镇),906个行政村;境内有15个省属大型国有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行政区耕地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市属耕地面积1689万亩。现有农业人口107.9万,农户31.1万,农村劳动力65万人。佳木斯是著名的水稻、大豆主产区,素有“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中国白瓜之乡”和“中国红葱之乡”等美誉。2013年,佳木斯市被评为全国先进产粮大市,富锦、桦南被评为全国先进产粮大县。
佳木斯属于寒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冷,夏短热,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42℃,活动积温在2150℃—2700℃之间,历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500℃,无霜期140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1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日照总量为2500小时,四季分明,气候条件适宜一年一季作物生长。
佳木斯市农业基础坚实,自然禀赋和区位优越,概括起来有十大优势。
一、生态自然环境优势
佳木斯农业生产基础得天独厚。佳木斯处在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上,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地区,并且地势平坦,平均坡降万分之一,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由于开发晚污染少,具备生产高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条件。佳木斯地区水资源丰富。流经我市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年过境水量共有3578.1亿立方米,但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仅占多年平均过境水量的3.5‰,利用空间大。佳木斯生态环境突出。全市现有林地面积26.6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22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77%。境内湿地面积达61.09万公顷,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面积3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52.8%。佳木斯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摘得“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的桂冠,被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2013年,佳木斯晋升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三江自然保护区获得“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三江黑土湿地被评为“美丽中国特别关注湿地”。佳木斯在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市,辖区内的富锦、同江、桦南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生态县。所有耕地、水域、草原、林地整体通过了无公害环境质量评价,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场所。目前佳木斯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6个,面积910万亩,占耕地面积54%。全市三品一标数量达到800个,认证面积1565万亩,占全市可耕种土地面积的92%。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佳木斯在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上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二、区位优势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城市集群中心,150公里半径内辐射4个资源型城市,周围遍布大煤矿、大农场、大林场,经济区人口超过1000万,GDP总量达到2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700亿元。佳木斯位于三江平原腹部,辐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市18个县(市)和农垦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等4个分局55个农场,是黑龙江省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与周边双、鹤、伊、七等资源性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综合性城市和唯一城市群中心。佳木斯作为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区域内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哈尔滨至佳木斯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哈同、鹤大等国家高等级公路在佳木斯交汇,贯通全境。佳木斯拥有省东部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省东北部唯一的飞机场,广源物流枢纽为东部地区最大的货运枢纽,具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在这里投资,可以辐射周边县市,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三、农业科技优势
佳木斯拥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佳木斯大学,市区内还集中了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分院、省农垦科学院、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研究所、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个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各科研单位建院(所、校)以来,共承担国家部委、省、市课题1216项,获得各级奖励575项,培育农作物品种280个。佳木斯农业信息网络遍布乡村,科技贡献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及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等先进技术引领三江农业,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已具规模,万亩以上大地块随处可见。依托行政区内的科研院所,深入开展院县合作共建,全市重点农业技术综合覆盖率达到90%,实用技术到位率达75%,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全面积、全作物和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全市农业标准化率达到82%以上,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大幅提高。
四、农产品数量和品质优势
自2004年国家开始在我省实施农业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来,我市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到2013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33.6亿斤,取得了“十连增”,十年内为国家生产粮食5052万吨。目前,我市水稻生产面积达到705万亩,玉米生产面积达到712.8万亩,大豆生产面积达到194万亩,粮食生产能力在150亿斤左右。佳木斯每年生产的粮食,可供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居民食用一年。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我市的粮食商品率也逐步增大,目前,粮食商品率已达到90%,不仅位居全国前列,而且比十年前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我市十分重视推广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源头上保证农产品品质。佳木斯农产品生产环境自然古朴,空气、土壤和水没有污染,昼夜温差在10—15℃之间,非常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生产的大米口感好,大豆脂肪含量都在20%以上。在优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大农业优势
佳木斯幅员辽阔,耕地平坦片大,辖区内农民人均耕地15亩,是全国农民人均耕地的7-8倍,非常适宜规模化生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5%,是全国平均值的5-6倍。土壤类型主要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76%以上。辖区内有万亩以上灌区26处,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处,大中小型水库18座。灌区渠道总长度2068公里,农田水利控制面积700万亩。201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362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1.5万台,全市有农机合作社80个,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3.7%,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主要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12年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会及全国现代农业厅局长座谈会、2014年全国产粮大县培训班在佳木斯市召开,现代农业建设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佳木斯是农业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地。随着我市推进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逐渐深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将会进一步增强,为加工企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难得的机遇。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400个,经营面积达到223万亩,全市规模化生产面积达到8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7%。全市集中打造了6条高标准水稻示范带、2条高标准玉米示范带,创建了一大批规模大、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标准示范田。这些大地块、示范田不仅能成为企业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也可以为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企业开展专品种生产、提高农产品的标准、闯市场赢得先机。
六、沿边开发优势
佳木斯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市相望,有国境线总长382公里。拥有4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是我国对俄经贸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口岸吞吐能力达到650万吨。特别是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继绥芬河、满洲里后的第三条对俄铁路运输大通道,届时同江口岸总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我市进出口商品经哈巴至莫斯科的铁路运输里程将缩短520公里左右,我市将成为连接亚欧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经水运口岸沿黑龙江、松花江上行可达哈尔滨,下行可由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出海口出海,开展与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江海联运,被誉为“东方的水上丝绸之路”。利用地缘优势,开展对俄经贸活动。重点培育了水稻、果菜和白瓜等优势出口产业,已建成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40多万亩,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50多家,年对俄出口优质大米1.2万吨,果菜10.4万吨。全市规模最大的出口基地桦南鸿源水稻出口基地,已于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几年来,我市先后引进新加坡益海公司、丰益集团,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上海光明乳品公司等知名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依托口岸优势,瞄准俄罗斯市场,在农产品出口创汇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今年俄罗斯政策的变化,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优质农产品、畜产品和绿色食品对俄出口。
七、农机产业和市场份额优势
全市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26户,规模以上配套企业21户,形成了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建设的佳木斯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已有常发佳联、龙华轻工等11户农机企业入驻。全国唯一的农作物收割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我市建成投入使用,成为行业发展的检验检测、科学研究以及标准制修订的国家级平台。我市农机市场潜力巨大。 一是本地市场需求量较大。 到2020年,我市需组建农机合作社512个,共需新增拖拉机近5000台、联合收割机4300台、播种机620台,各种农具超万台,同步年更新农机具1万多台(套),采购总额将突破50亿元。 二是辐射带动周边农机市场潜力较大。 作为三江平原的主体,对周边农机市场的辐射带动,是全国最大的农机消费终端市场,地区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三是俄罗斯农机市场潜力巨大。 据专家估算,俄罗斯国内现有农机的老化程度达到70%左右,机械的物理磨损高达60-70%。而俄罗斯国内农机制造业则无力满足俄国内日益增长的农机需求。
此外,随着农业生产标准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的使用,将进一步开拓农机市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将推动农机产业从田间作业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种子精选、包衣及粮食烘干、粮食精深加工、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都需大量农机装备。特别是随着农作物秸秆的深度利用,对包括秸秆捡拾压捆,切碎还田等机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同时,菌类生产及育秧大棚综合利用的发展,微耕机将走进农民的视野,为农机产业革新技术、更新产品拓展了新的空间。
八、农业投入品市场优势
三江平原耕地总面积6625.6万亩,我市及周边农场所属耕地约占三江平原的一半。每年需要化肥75万吨左右,农药0.9万吨左右,需要种子10万吨左右,市场容纳资金在100亿元左右。佳木斯市辖区农资(农药、化肥)经销单位910个,但肥料生产企业只有10余家,生产企业较少。肥料经营企业400余家,全市年经销肥料数量约在45万吨左右,肥料销售还有一定的空间。佳木斯是全省良种供应基地,共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2家,其中注册资金在3000万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9家。水稻种子生产许可持证有58家,每年生产水稻种子近10万吨,供应全省2--4积温带用种量的60%。
九、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优势
佳木斯具备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以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各县(市、区)先后建立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各类加工企业进驻园区。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成为省政府确定两个重点绿色食品产业园之一、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佳木斯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但市级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有164家,仅占加工企业总数的12.6%。并且缺少知名品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高端产品数量较少。因此,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潜力巨大。目前,佳木斯原粮到成品粮的初加工企业占80%,实现精深加工的企业数量极少。佳木斯畜产品加工量远小于生产量。2013年,全市肉蛋奶产量61.7万吨,仅对生猪、肉鸡进行加工,加工量只有6.9万吨。肉制品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养殖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饲料生产加工也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市现有饲料加工企业60多家,基本都是小型加工企业,年实际产量不到30万吨,我市及经济区内的饲料60%以上靠外埠供应。在我市建设大型饲料加工企业,涵盖生猪、奶牛、肉牛、禽类及水产类等多品种系列化配套产品,可有效占领我省东部地区饲料市场。
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
我市作为三江平原的主体,是国家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区域,在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基础建设、农村金融与保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将会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我市已经得到水稻大棚和浸种催芽基地项目资金1.3亿元,农机合作社建设资金1.4亿元,土地整治项目资金4.3亿元等各类项目资金22.3亿元,支持力度是近几年之最。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市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农业基础建设、生产能力、农业的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提升,佳木斯将成为祖国生态大粮仓。
基于以上十大优势和发展空间,我们诚挚欢迎各位企业家到我市合作开发、投资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