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农委全面分析全年农业生产形势 推动备春耕生产高位运行
二、资金物资供应充足。总体上看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品类齐全,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正在陆续下摆当中,预计四月末基本能够全部下摆到位。其中,化肥已下摆5万吨,农药下摆141吨,农膜下摆659吨,柴油下摆1.4万吨,分别占总需求的12%、3%、15%和11.6%。已下摆种子1.45万吨,占需种子部门准备量的35%。从价格上看,农膜价格近年来始终保持平稳,每吨价格在16000元左右。化肥、农药、柴油、种子价格均不同程度低于上年。共需春耕生产资金80.78亿元,已筹措29.6亿元,占总需求的36.6%。
三、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针对如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市农委根据国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生产实际,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形成了《佳木斯市调结构转方式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推进种植业结构向以下六个方向调整。一是向优势作物品类方向调。大力实施“旱改水”“井改江”工程,努力扩大地表水灌溉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水稻50万亩,进一步突出水稻在粮食作物中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二是向优质专用品种方向调。着力扩大食味值高、市场销售情况好的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加快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推广速度,增加大豆18万亩,促进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大面积推广后期脱水快、容重高、加工品质好的玉米品种,稳步提高优质专用品种应用比例,避免跨区种植。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品种,发展高粱4万亩,发展杂豆5万亩。三是向高效经济作物方向调。围绕市场需求和基础优势,努力增加蔬菜、瓜果、菌类等高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19万亩,增加马铃薯11万亩,增加紫苏10万亩,新增食用菌5000万袋,红树莓5000亩。引导郊区、东风区、向阳区积极发展葡萄、瓜果生产,加快采摘园区建设,发展独具特色的城郊农业和观光采摘农业。四是向畜牧养殖方向调。进一步挖掘我市畜牧养殖增长潜力,通过大力发展以“两牛一猪”为重点的畜牧产业,积极向上争取粮改饲政策支持,引导农民粮改饲、粮改草,促进种养协调发展,通过过腹增值拉动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向绿色有机方向调。将落实“三减”行动与示范推广泉林腐植酸肥料有机结合,现已安排布设试验示范点42处。在“双百工程”示范带内选取10个基础条件好的地块率先实现“三不用”,带动全市绿色有机种植快速发展。六是向外向型农业方向调。着力抓好新增对俄果蔬标准化出口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标准,扩大适销对路品种种植面积。巩固现有对外果蔬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能力,努力增加产品数量。
四、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检修维护情况。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发挥先进催芽设备的作用,带动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加强智能化催芽车间管理维护的通知》,对催芽车间管理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提早做好用前检修工作。利用冬闲期间对车间骨架、阳光板、浸种箱、门窗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三月中旬前完成遮阳网、管线、电机及智能化控制设备等常用易损部件的补充、检修、保养工作,坚决杜绝带病作业;二是要及时抓好用后维护工作。浸种催芽工作结束后,要对管网、防水布等拆卸部件进行及时清洗、晾晒,分类保管。并要采取异地储藏、遮阴保管等有效措施减缓箱体等塑料制品的氧化速度,延长使用寿命。特别是要着重抓好电机、水泵的保养工作,确保生产期间正常运转;三是要加强培训,科学使用。充分发挥“科技之冬”的作用,加强对催芽车间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催芽车间管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浸种催芽各环节技术标准,并能进行正确熟练操作。并要采取分片包保的形式,在浸种催芽期间派驻农业推广中心专家深入催芽车间进行巡回指导,确保操作得当,技术标准到位。四是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要建立起由农业局牵头,各乡(镇)及催芽车间所在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催芽车间不同状况制定出台相应的运营管护办法,指派专人进行监管维护,切实将智能化催芽车间管理维护工作抓实抓靠,确保催芽车间达到使用寿命,高效运转。目前全市124处催芽车间检修工作已经全部启动,2016年3月中上旬我们将对催芽车间运营管理情况进行进一步督促检查。同时,为切实提高催芽车间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我们已经与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佳木斯大学专家教授进行了沟通,拟于近期组织一次全市范围的智能化催芽车间管理维护培训班。 (佳木斯市农委生产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