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对接构筑产业洼地
编者按: 科技是引领未来的主导力量,创新是支撑发展升级的持久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
近日,哈高新区与大学大所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模拟地面空间站”等一批哈工大世界级科研成果与项目宣布进驻科技创新城。事实上,创新城在江北荒郊破土动工之初,哈高新区即展开“校、地、企”的紧密联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探索。6年来,通过嫁接政府资源与大学大所创新优势,科技创新城通过多领域、大体量合作,全方位“向科技成果要发展”发力。
从即日起,本报从平台引力篇、成长环境篇、战略发展篇及专家观点篇,全面剖析其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领域所培植的大环境和新潜力。
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缺乏有效渠道,企业纵深发展又找不到科研支撑,这种科技研发与产业市场“两张皮”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在过去6年发展中,一步步构建出这样一个平台和体系:让政府能量、大学院所成果和社会资源无缝链接,让科技成果迅速落地发展。
世界顶级科技项目进驻创新城
两大世界顶级科技项目,近日正式落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
其一是哈工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建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这个占地约50个足球场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重点项目,将在哈建多个模拟太空环境的系统装置,成为我国展开太空实验的重要依托。它是我国航天领域唯一、东北地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其与北京的电子回旋加速器、上海的光源、兰州的重水反应堆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二是卫星通信激光终端制造项目。该项目依托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哈工大教授马晶、谭立英团队全国首创的星地激光通信技术,使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跃居世界前列。其信息传输能力远大于目前的微波卫星通信,使卫星具有前所未有的极大信息传输能力。今后,这项成果也将间接惠及所有人的通信需求。
这是两个被放在国家聚光灯下的科技大项目——卫星激光终端制造项目最初曾受到北京等多地争邀落地,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更是被各省市70多家科研机构争夺。如今双双进驻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更多考虑的是科研生产的硬环境。
谭立英坦言,选择留在哈尔滨是因为项目需要哈工大主体技术力量的支撑,进驻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则因为“两个在建的国家级科研实验中心与公司毗邻且互相配套,科技创新城内还有诸多优秀的部件与工艺配套中小企业,这里有足够适宜的生产与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城近年来用心培育小环境形成的大气候,是形成这种资源积聚的重要因素。
从“被号召”到“主动落地”
6年前,这里的配套环境完全不同——这片刚被规划成科技创新城的江北郊区一片荒芜。2010年,“哈工大系”微小型航天器总装基地、空间光通信研发中心、光产业研发中心等17个高端科研项目与机构首批进驻,它们更多是“被号召”。
如今,这些科研项目已完成投资30亿元,在陆续投用。此间,诸多大院大所也陆续跟进:玻璃钢研究院、703所、哈焊所、兽研所……更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开始主动选择科技创新城。
由哈工大班底“运营”的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承担省内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最近两年多时间里,省工研院将44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落户科技创新城,其总计在孵化企业为55家,几乎倾囊而出。此外,哈工大利剑军工集团、哈工大小卫星公司等今年也同时进驻科技创新城。
他们为什么扎堆进来?
“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通俗说是需要人、财、物的配合。其中“人”的要素高校与科研机构自己就有,“财”与“物”体现的资金与生产空间,科技创新城恰恰很好地满足了,省工研院成果转化项目主管王林认为,科技创新城经过几年要素集聚,已经是黑龙江科技成果产业条件最成熟和适宜的区域。
出现“高校科研人员有成果没有资金的普遍现象,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寻找技术成果产业化所需资金”,王林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城,这一切困难根本不是问题,成果孵化器会帮他们对接各种投资。目前省工研院在孵的多个成果转化项目在科技创新城内找到了哈创投、科力投资等投资机构的投资,投资额从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高校与科研院所明显更为匮乏的还有中试场地与生产空间。“哈工大很多项目以前在城区内都会碰到场地不足的问题,而拓展生产空间又很不现实”,王林说,捉襟见肘的空间直接影响成果产业化进程,科技创新城提供的优惠甚至免费生产空间很好地消除了科研人员的痛点。哈工大机电学院教师张庆春对此深有体会。
为生产用于加工KDP晶体的精密机床,他早在2011年即成立了哈尔滨同和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因没有足够的生产空间,公司生产组织一直断断续续,年产能不到两台。2013年入驻科技创新城后,张庆春迅速获得了800平方米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可以摆下8台数控加工设备。两年时间里,公司年产能增至10台套,合同额达到上千万元,项目由小团队变成30多人的正式公司。现在同和机械公司已计划拓展业务,开发齿轮面测量机等多个产品。
诸多科研成果在一步步产业化的同时,也成就着科技创新城要素集聚大平台。
“一条龙”链条加速科技奔市场
这是一片科技要素良好成长与繁衍的土壤。对于更多只是单枪匹马的科研成果“种子”来说,科技创新城满足其“生根发芽”和“成长壮大”的所有想象。
创新创业者大量集聚,科技创新城连休闲场所也充彻着浓厚的成果对接的机会。创新创业广场3家“创业咖啡馆”里,每月定期举行创业项目集中路演,台下投资人考察后选择中意项目投资;创业讲座隔三差五就举行一次,创业者与投资人当面交流,火热异常。
重要的是,这是一片践行国内主流并向国际模式靠拢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创新城内哈高新区育成中心齐聚了12个各类型的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并具备完善的政策咨询、法律、财务等服务体系……科技成果产业化所需一应俱全。
“很多科技成果持有者,除了技术成果什么也没有,但他只需拿出科研成果创业商业计划书,别的交给我们做,工商登记等我们都可以代为服务。”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以采用国际孵化模式的哈以孵化器为例:一旦科技项目入孵,资深人士会与创业者一起,对项目经营团队架构、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进行深层次的“手把手”辅佐。
事实上,科技创新城已形成科技成果孵化至产业“一条龙”链条。“过了孵化期的企业,若缺乏买地建厂的资金,就地可进入加速器。”据哈高新区育成中心副主任徐杰介绍,加速器专门为创业科技小微企业提供大量的优质中试及产品生产线小批量生产空间——这些标准厂房每栋楼分层设办公区、标准厂房,并配备独立的水电气设施,企业入驻即可生产。考虑到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每栋楼还配备专用货梯。
科技成果出了孵化器,可以进入发展加速器,然后进入产业园建厂房……一批龙江创业生力军已通过这里书写自己的财富演绎传奇。此前,哈工大焊接学博士刘德健没资金、没厂房、没团队,手头只有全球领先的自由尺寸金属激光3D打印技术。2014年初,哈创投集团对其投资600万元,他很快建立起恒普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团队,不久公司即在机场路建起厂房。现在,刘德健的重要客户已开拓到航天八院、三院等,公司已进入全面产业化阶段,去年销售收入800万元。新落地的卫星激光通信终端项目与空间地面模拟装置项目,也将成为恒普公司的目标客户。
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