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村社区建设调查:业务缺成手 管理需众手
社区居民在活动室打台球。
记者 李杨 贾晶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的新型社区,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还是新鲜事物,在社区建设中也没有先进的经验可以学习,社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
专业社区工作者缺乏
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位于大庆油田腹地,下辖8个村。从2008年起,按照“一套班子、双项职能”原则,喇嘛甸镇实施了“一村一社区”农村社区化建设新模式,让村民办事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为了更好地为社区村民服务,区里统一规划,每村招收5名大学生,全镇共招收40名大学生充实到农村社区。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稳定,每个村招收的工作人员都是本村考出去的大学生,按照城市社区待遇管理,以提高农村社区的服务水平。以前村委会成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层次较低,一些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并不会使用,同时村委会人员数量少,大多是兼职,很少有专职工作人员。新华社区主任朱永胜介绍说,现在社区这些大学生家就在本村,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对待来办事的村民就像对待亲戚一样热情。虽然工资每月只有一千多元,但这些孩子都能够稳定在社区工作。很多村民平时外出打工,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到村里,村里特意安排节假日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值班,随时接待村民,但是现在依然面临人手少事务多的情况。
马海燕2009年来到新华社区工作,是一位嫁到新华社区的外地媳妇,马海燕说,现在社区工作除了一千元的工资低了点,其他方面都还好。村里来办事的村民对他们这些大学生像待自己家的孩子似的,而他们在工作中也尽心尽力。她在社区里主管养老、残疾人补助、卫生健康教育等事务,村里一些整理材料这样的日常事务也基本都由他们这几个大学生来完成。每年发耕地补贴的时候,全村2000多户,都要社区工作者入户调查。现在马海燕正忙着给村里集中供暖的村民进行热费补贴登记,过去这样的补贴只有城市居民能够享受。马海燕说,去年有440户村民拿到了热费补贴,今年这个数字还要增加,从热费补贴登记到村民最后拿到热费补贴,都由社区工作人员代办,村民们除了填一张表格外就等着领补贴就可以了。
除了这些事务性工作,当记者提到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社工服务,马海燕显得有些茫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喇嘛甸镇招聘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中没有一名是社会学专业的社工,并不了解社区服务,主要从事的还是社区事务性的工作,仍停留在办事阶段。而在肇东的农村社区里,工作人员仍然以原村委会工作人员为主,主要兼职从事社区工作。肇东市民政局一位负责人说,农村社区非常需要专业的社工人才,但专业社工招聘需要市里统一规划,也需要人社局、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动,况且以目前农村社区的条件,即使组织招聘也很难吸引专业社工来农村社区工作。
5年建立起社区归属感
自2009年开始“一村一社区”后,喇嘛甸镇的村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在逐渐增高,有困难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知道找村支书,找镇里,越来越多的村民习惯有事情找社区工作人员解决。
朱胜文当过九年的村支书,对此深有体会。朱胜文说,以前村民有事就找村支书,其他人根本不信任,就一句话:“跟你说能解决啊!”社区成立之初,有村民质疑,我把我家的身份证、户口本都给你们了,你们挪作他用怎么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使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社区服务的便利。社区成立后,成立了慈善超市,有村民遭受水灾、家里火灾这些意外时,就可以到慈善超市里来拿一些生活的必需品,社区也都给予村民极大的帮助。每年到春种的时候,家里有特殊情况种不了地的,社区里就会组织志愿者帮助村民及时把地种上。金秋时节,庄稼成熟了,这个时候也最容易丢失。9月26日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和村里的志愿者每天有20人到地里进行“护秋保收”。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社区福利的支持也增深了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年过去,村民和社区之间也建立了信任,社区里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接待来找村里解决问题的村民。
三胜社区居民王凤贤是一位低保户,长期受社区的帮扶,闲暇时还到社区的活动室休闲。很多村民反映,有了社区等于有了办事和娱乐的地方,但是对于社区的管理很多村民并没有参与的意识。很多村民只关注自己的家庭生产,关注自己的福利待遇,社区间的相互帮助也主要停留在熟悉的村民之间。很少有村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村民自治程度仍然很低。
五站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李景新告诉记者:“社区一万米的活动广场,成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商贩们看到了商机,在广场周围卖起了各种小吃,有的村民三五成群来到广场野游。然而,却很少有人保持卫生,垃圾随处可见,清扫工作成了大难题,清洁工人忙不过来,我就起早到广场上帮忙拾垃圾。由此可见,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没有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也没有那种集体精神。此外,有的村民对社区抱有极大的希望,想到社区里来集中养老,这也许是我们以后的努力方向。”
未来应政府主导村民自治
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阶段我省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以奖代投的财政资金及福彩公益金要更多向农村社区倾斜,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一些地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得到改善,但与之相应的提升服务、规范管理、丰富活动、扩大参与等软件建设明显没跟上,现有农村社区建设开展的工作与村民百姓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有距离,致使群众参与度不高。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汝秀梅认为,农村社区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基层政权的巩固。我国的社区并未经历长期的自然形成过程,而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所以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未来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政府主导与社区村民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所需的资金、公益事业的扶持、相应的政策和规范由政府来主导。同时,应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民应该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另外,社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社区管理的质量,农村社区可以探索一名专业社工带一名民政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志愿者的“1+3”模式。健康的社区管理应该在社区管理者、政府、农民三方面形成合作关系,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社区管理者提高专业素质,只有走这种合作的道路,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