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微增来之不易 稳中趋好隐忧仍存

15.07.2015  13:54

  尽管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但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外贸总体稳中趋好,出口增长向好,进口降幅收窄,外贸结构优化,内生动力增强。如果全球没有重大的政治经济突发事件,预计下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体情况将较上半年好转——

  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了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

  6.9%的降幅虽较前5月有大幅收窄,但离全年外贸6%的增长目标尚有距离。“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影响了进出口的稳定增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在正视困难的同时也应看到,进出口总值虽有所下降,但外贸发展的质量效益有所改善,总体稳中趋好。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曾表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出口都是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外贸累计出口仍保持了来之不易的正增长。

  找原因

  多重因素拉低外贸增速

  做了10多年出口生意的义乌商人陈利民最近决定“改行”了——从小商品的出口,改做跨境电商的进口,“现在出口不好做了,但我觉得国内消费应该有赚头。”陈利民的话,道出了影响我国外贸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外需低迷。

  “当前,除美国经济增势相对较好外,欧元区、日本等经济均较为疲弱,新兴市场虽经济增速较快,但受结构性矛盾突出、资金外流等影响,经济增速也普遍放缓。外需低迷,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贸增速的放缓。”黄颂平说。

  海关总署一项针对近3000家企业的月度问卷调查显示,上半年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下降的比例,由年初的43.5%逐月攀升至6月份的50.8%,比例超过了一半。

  综合成本的居高不下,也削弱了企业出口竞争力。黄颂平表示,我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综合成本的变化具有较高敏感性。其中,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削弱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它制约了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出口。此外,人民币汇率也是加大企业出口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今年3月份达到历史最高点。二季度以来,汇率虽小幅度回落但仍在高位,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均呈现升值走势。截至6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欧元、日元分别较年初升值0.2%、6.9%和2.2%。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也拉低了进口值增速。据悉,自去年7月以来,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美国商品调查局CRB指数大幅下跌。“尽管今年二季度以来,CRB指数略有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水平跌幅超过14%。据测算,今年上半年,进口总体价格跌幅为10.9%,拉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10.4个百分点。”黄颂平说。

  看亮点

  优进优出带来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在保持出口增长的基础上,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也保持着良好增势。”黄颂平举例道,比如轨道交通设备出口增长28.3%,手机增长19.7%,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9.3%,纺织机械增长6.1%。在他看来,这正是外贸企业在加快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更加注重高端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最直接体现。

  浙江巨石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之一,早在7年前就把企业建到了埃及苏伊士河畔。如今,这家位于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内的中资企业,决定继续加大投资上马最新生产线,国际产能合作带来的多赢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在提质增效的同时,我国外贸调结构、转方式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在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市场多元化、区域布局、贸易主体和产品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都在不断优化和有明显改善。”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说。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55.3%,同比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6.3%,快于总体出口增速5.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优进”方面,上半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明显好于同期进口情况,其中电子技术、生命科技、生物技术等进口表现突出。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以及衣帽日化等消费品进口也都保持较快增长。

  再发力

  以改革创新释放新红利

  “除了在本地开两家韩国商品旗舰店外,我们还准备在全国再建30家进口商品直营店……”在山东威海市环翠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威海九日进出口公司董事长林旭光正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像林旭光这样看准中韩自贸区商机的创业者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在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基础上,国家又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挂牌3大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对我国外贸发展形成实质利好。

  “不仅如此,国家还出台了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等一批更有针对性的重大改革举措,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都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并将释放出新的政策红利。”李健说。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外贸趋稳向好的态势越发明显。今年二季度,我国进口下降13.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了3.5个百分点;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势呈逐月好转迹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别下降6.2%、3.2%,降幅继续收窄,6月份已经恢复为2.1%的正增长。

  不过,当前我国外贸仍将面对诸如希腊债务危机、贸易摩擦频发等各种新旧矛盾。最新一期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8,较上月回落0.2,表明未来出口压力依然较大。据悉,目前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正着手从提升贸易便利化、进出口环节减费、缓解融资难等方面制定实施新一轮外贸支持措施,为外贸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

  “如果全球没有重大的政治经济突发事件,预计下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体情况较上半年要好。”黄颂平说。(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