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创考古史数个第一
室内修复
人民网南昌11月4日电(记者秦海峰)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南昌西汉海昏侯首次进入考古专家视野。
2011年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新建县文博单位,抢救发掘这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墓葬,至2015年5月,历时4年多时间,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据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封土高约7米,呈覆斗形,封土下有大型夯土基座,平面呈方形,与文献记载中的“堂坛”相印证。封土基座共二层,下层基座和位于其东面的侯夫人墓共用,且共用一个由寝和祠堂构成的礼制性建筑,属同茔异穴合葬。
墓室平面为“甲”字形,东西长约17.17~17.34、南北宽约17.09 ~17.15米,深约8米,其中椁室深约2米,墓道南北长约15.65~16.17、东西宽约5.92~7.22米,墓室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墓葬椁室设计严密、布局清晰,由主椁室、回廊形藏閤、车库和甬道构成。中间为主椁室,周围环绕以回廊形藏閤,在主椁室与藏閤之间辟有过道,将主椁室与藏閤分隔开。甬道位于椁室南部中央,其南、北两端用门与主椁室和墓道相通。藏閤分东南西北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由隔板分隔。北藏閤分为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西藏閤从北往南分为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閤主要为厨具库(“食官”库)。甬道主要为乐车库。甬道东、西两侧的南藏閤为车马库。
回廊形藏閤内共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遣策和奏章副本)等各类珍贵文物6000余件(套)。其中漆木器约2300余件,竹简、木牍约3000余枚,金属文物包括金银器、青铜器和铁器等约500余件,玉器包括宝石、玛瑙、绿松石等约30余件,陶瓷器包括漆皮陶等约100余件,纺织品5件。
藏閤是经过周密设计的,最能表现墓主人身份和财富的北藏閤是藏閤中最中心、最隐秘的部位。北藏閤成功提取了整套乐器,包括编钟2套,编磬1套,完整的琴、瑟、排箫,以及近200件伎乐木俑等。这些器物的排列方式、悬挂特点、与其他乐器的搭配组合都清晰可辨,显示了西汉列侯用乐制度的基本组合。北藏閤钱库出土的10余吨五铢钱(有200万枚),成功获得了汉代铜钱以1000文作为一个基础单位的重要信息,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在这里还发现大型的青铜蒸馏器、青铜火锅及数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储酒器。值得一提的是,青铜蒸馏器里装满板栗、荸荠、菱角等植物果实,可能与酿造果酒有关,青铜火锅内还残留有板栗的果实遗存。还有两件青铜雁鱼灯,也是我国汉代考古中的文物珍品。
东藏閤出土大量的铸有“食官”二字的青铜器、漆木器。漆木器有供案、几、盒、笥、耳杯、盘、奁、勺等。青铜器有鋗、壶、尊、鼎、釜、臼、杵、勺和计时用的铜漏、属度量衡类的铜权等,有的青铜器上有“昌邑食官”、“籍田”等文字。
西藏閤出土了铠甲、大量青铜兵器以及漆木器。漆木器有围棋盘、琴、盒、笥、耳杯、盘、奁、镶玉金樽等,有的漆盒内还装有虫草类的名贵药材。青铜器有博山炉、各式造型灯、鹿镇、龟镇、雁镇和带有“汉”字的铜印。有的青铜镇和铜镜还镶嵌有玛瑙、绿松石和宝石。最为庆幸的是,在西藏閤内清理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还有大量书写“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样的漆器,这更是珍贵的无价之宝。其中木牍文字墨书,属汉隶,在全国汉代考古中是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它们为我们判定墓葬主人身份指明了方向,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汉代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全新资料。另外在一件青铜豆上,清晰刻有“南昌”二字,这是关于“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贵实物资料。
在南藏閤的东西两侧车库内,发现了多部偶车。甬道内主要出土与出行有关的车马、随伺俑等,这里发现了十分珍贵的三马双辕彩车和模型乐车,乐车上有实用的青铜錞于和建鼓,以及四件青铜铙,完全印证了文献关于先秦乐车上錞于与青铜铙和建鼓搭配组合的记载,是我国汉代乐车的首次发现。整个甬道相对封闭,可能还有漆画作为装饰,这些都是我国汉代考古的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