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位75岁老人坚持义务巡巷 “防火锣”,敲了28年(点赞中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5日 04 版)
“铛……”小巷幽长,锣响清脆。
75岁的陈凤娇,佝偻着背,手提着铜锣,颤颤巍巍地穿行在南昌包家巷社区的弄堂里,用“叫锣”这种传统方式,提醒着人们:“小心火烛,煤气关好哦……”
包家巷社区位于南昌中心城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这里房屋密集,有很多低矮平房,大部分都是砖木混合搭建。狭窄的巷道蜿蜒交错,最窄处只能容纳两人并肩前行。碰上连续干燥天气,居民都要担心,“谁家一不小心着火了,周边邻居都要遭殃。”
每天下午4点30分,陈凤娇都会准时从家里出发,提着铜锣,一条条巷道走过去。每走几米,她就停下来,敲一下锣,喊一声,然后又继续向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动作。短短1个多小时下来,陈凤娇要走将近3公里。
“自从接过那面锣后,就再也没有放下。”上世纪80年代,社区防火的主要方式,就是“叫锣”。1987年,陈凤娇从南昌纽扣厂退休后,开始承担起社区“叫锣”责任,“年轻时,嗓门大,也算发挥特长吧。”
陈凤娇身高不到1米4,走起路来步子不大。普通人走1步的距离,她要3步。但这么多年来,除非大雨、下雪天,陈凤娇的“叫锣”从没有间断过。如果碰上大风、晴热天,她还会多走一趟,早上再巡一次。
28年来,当其他小巷的“叫锣”声逐渐消失,陈凤娇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一天不敲还不习惯,怕邻居们都惦记我。”陈凤娇呵呵一笑,掂了掂手里足有5斤重的斑驳的铜锣。这已经是她的第四面锣,之前3面锣都被敲破了。“现在年纪大了,力气小了,叫不出那么大声,腿脚也不是那么方便。”
“‘叫锣’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大事,对粗心大意的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来提醒,火灾发生的概率就会低很多。”家住包家巷123号的魏大爷说,“她这是帮我们做了件大好事。”
“有人每天提醒,比宣传标语有用得多,能帮助居民增强防火意识。”简红从1997年起就在包家巷社区工作,“印象中社区很少发生大的火灾。但她可能是南昌最后一位‘叫锣’人了。”
小巷锣声,悠长回响。
赞语
一声锣响,温馨提醒。“叫锣”这种方式或许比较传统,却含着28年的温度,不仅护佑着社区的安宁,也传递着爱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