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迎接挑战 适应发展 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哈工大报讯(顾学迈/文)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本特征,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出一流的高层次人才。结合国务院下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校“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目标,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以一流学科为基础,突出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根本转变的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的阶段。
我校确定的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形成适合多类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构建哈工大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优势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转换科研优势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完善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形成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宽的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学校近期启动了新一轮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强调3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本、硕、博分层次分类型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通识课、基础课和核心课。为此,我们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继续探索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设计框架,培养模式是否合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各个院系和学科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实用高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培养过程中层次、类型、目标、方式、管理及评价等多个方面,重点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设计问题。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好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工学门类学科要进一步界定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别,一些优势学科还可以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模式,在课程选择、导师选择、课题选择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培养。例如可以细分为国企就业、自主创业、国内升学、海外留学等。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应该充分发挥学科、导师及其团队的作用,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继续探索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具有职业学位性质,其最大的特点是专业学位生将来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带有明显的职业目标。因此,各学科在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课程体系是课程学习的制度保证。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校要结合国内外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参照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范例,设计出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按一级学科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注重本、硕、博课程的贯通。硕士研究生课程要综合化、多元化、模块化;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强化研究方法课程,推广跨学科课程;进一步鼓励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核心课程;积极提升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开设系列化留学生课程。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由单科式封闭性的课程模式向综合式开放性课程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注重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型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比重,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增加课程学时,强化理论基础。积极探索按照学科群开设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学位课,提高博士研究生课程质量,鼓励学科交叉,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授课质量。 对于理工类学科的专业课程来说,课程内容要突出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前沿性和学术性,注重课程内容需随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一些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需不断更新、及时增删。最新的前沿知识是研究生创新的基础,研究生课程需要引领学生把握前沿性热点,激发其创新思维,课程内容需要体现遵循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建构的学术理念,强化知识的互动和再生。优势学科和有条件的学科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混合式学习、互动式教学、翻转式课堂、微课程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努力改善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努力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新科技革命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挑战,特别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指导方式。 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仅仅依靠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各学科及科研团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研究生指导方式。在科研团队中学习和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常见形式,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参加课题组和实验室的科研活动过程中,相互启发,协作创新。研究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适应组织氛围、加强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协作,更有利于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他们今后在研究所、企业中的创造力表现也大有益处。
打破科研与教学的隔阂,形成科教协同创新环境。 实践证明,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科研和教学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协同发展。世界高水平大学都把科研基本训练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支持高校与工程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搭建起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我校各学科,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学科要积极探索科教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打破科研与教学的隔阂,形成科研教学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鼓励学科交叉,探索跨学科跨部门的人才培养方式。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交叉不断深化,交叉学科的涌现已成为当代学科发展的显著特点。基于交叉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各学科应与校内外机构,如相关院系、企业集团、科研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开展交叉学科交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作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平台在交叉学科、科研合作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各相关学科要充分利用利用我校“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等平台,坚持科教协同、产学结合,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培养深度融合,鼓励跨学科、跨机构、跨部门协同培养,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构建合作培养新机制。
三、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调,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具体实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在以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推进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建更加良好的环境。
制定学位授权点调整与增设原则,配合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好学位点自主设置、动态调整政策。 对学校学位授权点的整体发展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学位点调整与增设原则,经国家批准后,自主对校内学位点进行调整。此后每3年进行一次学位授权点增列和调整工作。通过自主调整学位点,优化和完善学科结构及人才培养结构,使之更好地适应国家需求及学校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研究生自主审核授予学位和研究生在校攻读双学位的试点工作。
积极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与培养环境,营造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氛围。 通过加大教学成果及优秀人才培养奖励、建立动态的导师退出机制等,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积极性,使我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观条件。通过支持基础研究、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等措施,使我校高水平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培养的客观条件。鼓励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建设一批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
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化特征的研究生培养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的评价,缩小校内导师队伍与国际学者之间水平的差距;继续通过聘请境外兼职博导等措施共享国际优质师资力量;进一步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主干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课程中的国际化课程的比例;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及国际交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国际交流能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培养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加强留学生培养体系建设,显著增强留学生的培养能力。
推进全方位育人机制建设,加强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三助”体系建设,使之由以前的生活资助为主向培养锻炼研究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的转变。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建设开放的学术交流中心和公共学习空间,保持交叉学科学术沙龙的常态化,促进不同学科间思想火花的激发。将公寓按小社区形式建设,满足学生不断提高未来生活、工作和交流能力的需要。
改革德育工作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改革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强化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提升;设立人文素质教育学分,系统开设研究生人文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用文化广度、知识深度提升道德维度;引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广泛开展“知书达礼、尊师重道、济世报国”等文化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修养情操。
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构建合力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 在学院设立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协理员、教学秘书合署办公,实现教学管理、学生事务、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明确以系、所、中心、课题组等教学科研基本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合力育人实效;强调育人为导师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成长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将线上社区和现实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德育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做实做细服务工作,寓思想教育于精细化管理之中。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质量生源选拔机制。 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继续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试行部分优秀导师自主选拔博士生制度,积极发挥导师和学科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的作用。在硕士生招生中,全面推行结构化面试,增加面试考核权重,进一步加大对考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在研究生录取时,按成绩设立候补名单,在规定时间内如有已录取的学生放弃资格,可按顺序递补录取,保证招生录取的有效性。
进一步完善博士生培养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逐步扩大硕博连读、本博连读研究生比例;在部分学科试行学术型研究生全部硕博贯通式培养,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分流机制;加强对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否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评价,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分量和学术含金量;设立博士生创新研究基金,支持有潜质的博士生开展前沿课题研究,激发研究生原始创新的潜力;健全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管理机制,鼓励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跨学科博士课题研究。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提高导师队伍水平和全面育人的责任意识。 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根本任务,要求导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且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科学伦理、综合素质培养等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建立导师人才培养质量档案,作为评价导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发挥博士生导师招生计划审核工作的作用,使之与招生资格、招生名额等紧密结合;建立严格的导师退出机制。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引导和督促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各学科要建立起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导,包括师资、招生、教学、论文、就业等多方面的质量评价标准;改革评估模式,逐步实现以过程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质量评价为主,以学校评估为主转变为以学科自评为主;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系统,实现培养质量的公众监督;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资源配置挂钩,激发院系及导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积极性。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定要建设好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我们要充分、合理、高效地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实现我校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