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逆势奋起晋位争先
“十三五”开局之春,哈尔滨开门见喜,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97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居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在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经济运行逆势企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这份喜人的成绩单犹如万物复苏的龙江大地上绽放的报春花,传递着春回大地的讯息;为奋力前行的龙江动车组,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抢抓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向经济建设聚焦聚力,哈尔滨市以项目建设撑起产业脊梁,加快调结构补短板步伐,健步行走在万物吐绿的春光里。
(一)
放眼望去,如火如荼的重点项目建设场面,正在描绘哈尔滨这个春天的写意画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中小型燃气轮机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今年将下线首台套产品。对接国家已启动的“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和“集中力量扶持东北地区做大做强燃气轮机产业”的政策,2020年达产后,哈市将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中小型燃机生产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6亿元;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乘用车生产基地项目,车间厂房、汽车冲压生产线及总装整车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将形成年产多种车型20万辆的生产能力;总投资150亿元的中国哈尔滨农业博览中心施工现场,挖掘机昼夜轰鸣,投资商华鸿集团董事长张鸿善告诉记者,该项目今年将完成投资35亿元,农博中心主体将完工,居民回迁房明年进户。今年年初,哈尔滨确定的200个重点推进项目,包括100个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0个5亿元以上的园区基础设施及服务业项目,全部进入前期开工准备,将于4月30日集中开工。
紧紧抓住产业建设这一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哈尔滨市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十二五”以来,哈市累计完成投资4702亿元,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671个,建成投产1744个,新增销售收入190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200亿元。
(二)
产业项目释放出的发展活力,正在为经济稳步向好运行提供强力支撑。
向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产业层级步步提升。4月8日,首批由哈尔滨通联客车有限自主公司研发生产的180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正式下线,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在哈市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规划年产能5000台。其中,一期总投资6亿元,已建成国际先进的焊装、涂装、总装、底盘和检测五大生产线。此前,哈尔滨市南岗区22个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组团”签约,总投资额达到272.1亿元。 (下转第二版)
其中,石墨烯复合材料、新体制雷达等项目居世界领先水平;软通动力集团的动力云服务平台、众筹科技金融产业园、浙江新农电商物流园及一系列“互联网+”等项目,令人眼前一亮,标志着哈尔滨市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以引资引智刷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动力转换。近年来,哈市重点推进万鑫石墨园等200个工业项目,哈飞通用直升机、航天海鹰3D打印等50个高端制造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工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热潮正蓬勃而起,豪迈激荡。哈尔滨市与哈工大、中科院等携手创建的6大平台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962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32家。
坐拥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宝地,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
金融业快速发展,2015年,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威帝电子、奥瑞德、中飞新技术成功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一季度,天达控股、元丰小贷等9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2.1亿元,同比增长9.5%。目前,全市25家主板上市企业的公司股票市值达到2891亿元,占全省的71%;新三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41家,占全省的64%。
重点推动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104个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成效明显,万达文旅城、波塞冬海洋王国等大项目按计划推进,华南城一期、海宁皮革城、远大群力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永泰城、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杉杉奥特拉斯、凯宾斯基酒店等大型服务业项目开业运营。哈尔滨音乐厅、哈师大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犹太老会堂音乐厅建成使用,新落成的哈尔滨大剧院被评为世界十大建筑之一,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冰雪节、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等系列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冰城夏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时尚产业当之无愧成为哈尔滨的新名片。
(三)
今年以来,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陈海波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把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完成好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为“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3月底,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带领市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广州、深圳、佛山展开密集经贸招商活动。这个每年进行一次、已持续四年的招商之旅,让哈尔滨成为港澳地区企业的投资热土,12个合作意向一举达成,6个既有合作项目进程加速。
近年来,哈市领导多次带队远赴香港、台湾、韩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成了华南城、五洲国际商贸博览城项目、韩国新型环保供暖设备项目、韩国软件研发基地项目和乐天“韩国馆步行街”项目等多个项目,弥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值得欣慰的还有,哈尔滨市推进项目落地的多项举措,正在为外来投资者交口称道。
“一个项目,一个编码,全程有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这是令澳门投资商张先生最为满意的。为给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哈尔滨市搭建起管理平台,为每个项目生成唯一专属编码,从项目的生成、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监管。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推进,相关政府部门要按月考核,及时通报进展情况。重点产业项目则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建立台账,有问题三级协调,强化督导调研,组织集中会办。“对产业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哈市成熟运行的项目推进机制。”哈尔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让每一个重点项目释放新经济活力,哈尔滨市提前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目录编制,鼓励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向优势区域和重点园区集聚。目前已形成新材料产业园、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等26个市级以上重点园区,拉开了产业建设大格局。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并探索建立以PE和VC为重点的第二金融系统,增强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
14日,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江北科技大厦举行产业化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哈工大利剑集团公司、哈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哈工大大数据产业集团公司、哈工大新光飞天光电产业园、哈工大沿海创意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园七大科研与产业项目正式入驻科技创新城。当双方郑重签下战略框架协议时,一个宏伟的蓝图已经开始孕育,那就是在松花江北岸建设一座大学城、一个中国北方的“斯坦福”。
这是哈尔滨探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有益尝试。哈尔滨还将推广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力争新增在孵企业300家以上。制定实施2020“互联网+”哈尔滨行动方案,率先在“互联网+”领域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力争全年科技成果落地转化300项。
2016年,哈尔滨市将力争实现四个超千亿产业,持续增强产业对经济运行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哈尔滨市将启动100个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提升工业整体实力,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千亿元;推动中船重工燃气轮机、通联新能源客车等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哈飞福特新车顺利下线,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推进乐泰药业、万鑫石墨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千亿级新兴产业板块;推动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4%以上,使之成为哈市又一个千亿级产业。(记者井洋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