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市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2016年秋季病虫害越冬基数及今年气象部门年度气候分析与种植结构、栽培措施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哈尔滨市农作物生物灾害总体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病害流行风险大于虫害,草害、药害及鼠害流行风险较高。
一、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农作物主要病害发生趋势
(一)稻瘟病在水稻主产区流行风险较大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取决于当地的品种感病性、菌源和环境条件。一是从品种感病性看,病菌生理小种向利于稻瘟病发生方向变化。据省抗病性监测中心对五常、方正、延寿、通河等重点水田种植县主栽品种连续监测结果,2017年较比2016年水稻主产区主栽品种感病风险程度上升6.2%,主栽品种整体抗性下降,其中:通河和延寿主栽品种感病风险分别增加30%和20%。通河种植的垦稻12、绥粳4号分别由中度抗病变为感病和中度感病,延寿种植的垦稻12由中度抗病变为感病,龙庆稻3号表现为感病,五常五优稻4号已由抗病变为中度抗病。二是从菌源看,田间菌源基础水平较高。2016年全市稻瘟病整体发病较轻,但方正、尚志、通河个别地块病穗率达到10%以上,发病级别达到3级以上,甚至有5级程度地块。另外,稻农未防治或防治不到位的地块,田间菌源将大量存在。三是从环境条件看,2017年稻瘟病能否流行的关键取决于气象条件与水稻敏感期的吻合情况,如果今年稻瘟病易感期与温度适宜并遇到连续降雨,稻瘟病将大面积流行。因此,今年水稻稻瘟病在水稻主产区流行风险较大。
(二)马铃薯晚疫病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
随着种植业调整后,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有一定幅度增加。主栽品种早大白、尤金、克新13等多数抗病性较差,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且近几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均较严重,田间基础菌源丰富。当易感病的花蕾期与夏季降水集中期相遇,则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因此,马铃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的地区,晚疫病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
(三)其它病害发生趋势
水稻恶苗病受浸种方式及药剂抗性等因素影响,局部田间发病仍将较重;水稻苗床青(立)枯病、生理性病害也将重于常年;水稻纹枯继续呈上升趋势。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大,田间累积菌源丰富,且受密植及盛夏降水集中等因素影响,玉米大斑病和中后期叶部病害呈上升趋势,发生程度加重。大豆根腐病及大豆后期叶部病害将达到中等以上发生程度。保护地蔬菜病害仍将偏重发生。
二、玉米螟、突发性害虫等农作物主要虫害发生趋势
(一)玉米螟将偏重发生
2016年秋季玉米螟扒杆调查,全市平均百杆活虫数59.3头,比上年多24.5头。超过防治指标(百杆40头)的县(市、区)有巴彦、阿城、宾县、双城、呼兰,平均百杆活虫数分别为150、78、81.4、214.4、43头,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上升。越冬虫源质量较好,冬前存活率为91.3%,与上年接近。因此,玉米螟为害将呈上升趋势,达偏重发生程度。
(二)突发性害虫黏虫、草地螟有发生风险
突发性害虫黏虫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江淮一代发生区迁入我市的虫源总量。今年我市玉米、水稻等黏虫适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较高,加之夏季气象条件比较有利,预计二代黏虫仍将有一定程度发生,三代黏虫有局部发生为害风险。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大豆等草地螟适生作物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全国监测网监测国内越冬虫源基数低,预计草地螟大面积发生机率较小。
(三)其它虫害发生趋势
水稻主产区机收面积大、残留稻桩高,秸秆粗大品种比例高,有利于水稻二化螟的越冬、发生和繁殖。预计水稻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水稻潜叶蝇、负泥虫在山区、半山区的稻田将中等发生。玉米蚜虫、双斑萤叶甲等局部地区有上升势头。大豆食心虫去年秋季调查平均虫食率为2.8%,较上年低1.1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中等发生;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将中等发生。大田苗期病虫害与地下害虫也将达到中等以上程度发生。随着设施和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增大,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盗等害虫局部地区为害将加重。
三、草害、药害及鼠害流行风险较高
根据2016年秋季对农田杂草种子量及成熟度调查,我市农田杂草种子量大,成熟度好,秋季气温偏高,利于杂草种子成熟及多年生根茎越冬。受同类药剂重复使用影响,部分杂草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将影响除草剂局部药效发挥,农田草害将重于常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后茬残留药害发生概率增加,同时在低洼地块和降雨较多的地区,局部药害将加重。
2016年秋季各植保部门调查,区域鼠密度为5.8%~15%,明显高于上年。由于今年粮食收成较好,存粮较多,且冬季降雪较多,气温略低,利于害鼠为害,预计今年鼠密度将上升,发生程度将继续加重。
(来源: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