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进了“托管所”农民甩手当掌柜

31.08.2016  09:34

  土地进了“托管所”农民甩手当掌柜 ——安定区称钩驿镇“土地托管”模式调查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土地托管这一新型规模经营方式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它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实现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闯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解决劳力不足问题

  安定区称钩驿镇周家河村8社的张健斌是村里精明能干的人,他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连年种植马铃薯30多亩,年收入四五万元。

  一亩园抵过十亩田。有经济头脑的张健斌看到种菜行情好、收入多,便把目光转向种菜上。近3年来,年种植辣子10亩左右、西葫芦四五亩、水果玉米2亩,年收入五万元左右。地里收入这么好,他决心经营好土地。

  地多人手少,怎么才能做到种菜和种马铃薯两不误?今年,老张有了“活思想”。他把大量心血花费到种菜上,把30亩马铃薯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托管给当地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廷发。

  “土地托管后只要给合作社一个电话,农机手就驾驶农机照单来服务。”张健斌这个种田的“老把式”当起了“甩手掌柜”,只负责投入种子、

  化肥、农膜和农药等农资,而种植和田间管理环节让合作社去干,他只是按照合作社在各个环节的亩投入标准进行缴费,这样不误农时,让自家的菜园和马铃薯田都得到了精心照料。

  周家河村的阳坡、花园、白杨等6个社50多户农户,都像张健斌一样采取“菜单式”半托管方式,把200多亩土地交给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管理,他们经营少许土地,轻轻松松地呆在家里“坐享其成”。

  “家里缺人手,种地就发愁,打工怕丢地,代耕收益低。”“不是不喜欢种地,实在是因为劳力少,没办法种地,又舍不得丢弃耕地,只好采取‘半托’的法子料理土地。”50多户农户认为,这种模式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大问题。

  “农民有很深的土地情结,特别依恋土地,所以当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时,土地‘托管’就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了。”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刘振东分析说。

  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廷发采取土地“半托”模式,以旋耕50元/亩、深松60元/亩、马铃薯一体化作业种植60元/亩、田间喷药30元/亩、收获作业60元/亩的价格,按照农户的“点菜”需求,照单“下厨”提供服务。目前累计机械作业面积达到800多亩。

  全程托管外出打工增收入

  周家河村5社的张耀全是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承包耕地26亩,他和合作社签订协议,把一半的土地采取“全托”模式让合作社经营。从种子供应、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等环节全程托管,他本人不出力,也不出钱,只是按照合作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费用进行付费,销售所得扣除合作社的,剩余都是自己的。

  张耀全有自己的打算,和妻子除了经营好余下的13亩地外,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收入万元左右,儿子张贵、张斌在定西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里打工收入五六万,一年收入不菲,何乐而不为呢。

  与张耀全家不同的是贾福。贾福两个女儿已出嫁,儿子在辽宁大学读书,妻子患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30多年。老贾既要照顾妻子,还要干农活、忙家务,一个人忙得团团转。

  近两年,他和合作社采取“半托”模式合作,今年又采取了“全托”模式合作经营土地。“老贾家里这么个样子,再遇上这么个天气,今年就算是为他家免费提供全程服务了。”张廷发很同情老贾目前的境遇,他会对老贾家提供优惠的全托服务。

  “不管耕地,不投入,打工种田两不误”“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是当地的流行语。在周家河村5个社里,采取“全托”模式的农户有18户,共托管土地180亩。

  从种植到收获,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合作社全程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当地农民要么就地就近在合作社务工,或者外出打工挣钱增加收入。

  机械作业规模化发展

  在周家河5社连片种植的马铃薯梯田地里,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5台大型农业机械正在开足马力进行田间喷施农药。这里平展展的梯田地,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势头很足、很强。

  昔日落后的传统作业,今朝实现了机械化。望着连片的梯田地里“铁牛”奔忙的场面,周家河村党总支书记何龙内心很欣慰。据悉,全村13个社476户农户,有户无人的家庭有46户148人,劳力少、人力单的家庭有80多户,共有500亩左右耕地撂荒。

  在当下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在称钩驿镇镇村干部的协调下,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采取自愿互惠原则,安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共流转土地1000亩左右,托管耕地600亩左右。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称钩驿镇初步探索出了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农民“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原则,采取土地流转和“半托”“全托”方式,由专业的土地托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订单式”、“保姆式”全程服务,进一步创新了农业经营方式,深化了以农机、农技和劳务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利益主体各方都受益,实现多赢。

  目前,全镇共培育运行良好的新经营主体15户,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涉及农户316户,托管耕地2000亩,把各家各户撂荒闲置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实现了化零为整,机械作业,规模发展,提质增效目标。

  “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及土地用途的基础上,通过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该镇党委书记孙志江信心百倍,“今后,我们要大力推广土地托管模式,组织农民和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科学经营管理好土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