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一位种粮大户的担心
12.10.2014 18:24
本文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六十岁都算年轻,再过些年还有人种田吗?”——一位种粮大户的担心
新华网合肥10月12日电(记者陈尚营)
72岁的王雪才愣是没想到,都这个年龄了还有人雇他种田。
工作很简单,平时给田里放放水,收割时拾拾稻穗,一天80元钱,还有一顿免费的午餐。
雇他的“老板”是施爱国。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南口村的种粮大户,通过流转其他农民的土地,头茬种水稻,再种一季小麦,最忙的时候要雇十七八个人,平时也得五六个人。
“人不好找,村里青壮年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留守的也没人愿意干田里的活儿。”施爱国说,要论来钱快,打工肯定比种田强。“现在雇人,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打着灯笼也难找,现在我这儿年龄最小的58岁,最大的72岁。要有得选,我肯定不找70多岁的老人来干活啊。”施爱国苦笑。
43岁的施爱国是个“另类”——单从年龄上说。“你可以到处访访,我这个年纪在家种田的,真是不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施爱国有着自己的担心:“60岁都算年轻,再过些年还有人种田吗?”
“种田吃苦不说,收益还少,年轻人不愿意干。前几年农村抛荒的情况非常普遍。”施爱国说,近几年因为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好,加上土地流转越来越顺畅,刺激了农业生产,抛荒田地基本都被利用起来了。“现在情况都还好,但等这一拨人老了干不动了,我担心又会重复以前农田抛荒的情况。”
施爱国说,不了解的人都说现在农业已经机械化,还要那么多人干什么。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机械化,田间管理等工作还要靠人。现在经常出现雇不到人的情况,“工资都是按照时下的标准给,太高了我承担不起,以后真没人就只能放弃了。”(完)(编辑:才萌)
本文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12.10.2014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