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官的一天
今天是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晴
与妻子、儿子短暂而又愉快的相处就快结束了,真不想离开,但我不得不走,做完早饭,留了字条,亲吻了熟睡中的母子俩,坐上了反乡的客车。
6点30时班车准时出发,汽车行驶在高速路上,虽然因修道有些颠簸,这也不能阻挡我观赏沿路的风景,初春时节还刚有些绿色,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风吹在我的身上,像着了魔一样的快活,我迷醉了一样快要溶解在这种光景里了。却不经意的想到了那些当事人,争吵的、互不相让的、大打出手的,但在我的努力下握手言和,作为一名法官,无疑最愿看到的就是矛盾纠纷得以解决,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我觉得这就是价值。
到单位时是六点半,看了今天的工作行程表,事还真不少!第一站到大肚川进行处理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发动了巡回审判车,向大肚川驶去!!!
8点钟准时到了巡回法庭,双方当事人也已到庭。这是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事故发生后,被告小张对原告徐大娘的医疗费已经全部支付,而徐大娘要求小张赔偿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费用。小张认为自己在事故第一时间将徐大娘送往医院,而且全额支付了医药费,这样已经可以了,徐大娘有其他的要求,实属不讲理。索性全都不管了,把赔偿的事推给了保险公司,自己外出打工了。
在此期间我给小张打了10多次电话,叫他回来一起把事情处理圆满,他也好安心开车。在多次通话后,小张回来了,庭审顺利进行。
原、被告双方对案件事实无异议,只是针对误工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有较大差异。在庭审中,原告坚持要求被告补偿一定的误工费。处理这样的案件,最好的结案方式就是调解,对于受伤害的当事人,金钱是最好的疗伤剂,怎么样能够让原告的主张即合理又满意,而且又能让被告同意,这是一个天平砝码的摆放问题。
“原则上农村居民65岁以下才有误工费,你已经70多岁了,这个要求不会支持。由于你受伤并未构成伤残,原则上精神抚慰金也得不到支持。”我耐心的向原告做法律解释。另一方面又做被告工作“小张,徐大娘那么大岁数了,这次事故你是全责,虽然法律上不支持有误工费,但从调解角度,从情理上多少补偿点费用表示下诚意。”就这样,对双方采取背对背的调解,向双方释明法院的情况下,用情理赢得双方的互相理解,使得双方在各自坚守的底线上又有所让步。
最后,原、被告双方达成共识,原告补偿被告一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营养费等费用,案件当庭调解成功。审理、调解,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上午,我的声音有些沙哑了。
案子调解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均对我笑了,小张过来与我握手,“这件事,终于完了,折磨死我了,我为这个事,已经失眠了,你给我打一次电话,我的心情就复杂一次,现在您帮我们调解了,我也可以轻松了。”小张离开后,徐大娘走过来“小马,有时间去亮子川玩,提前打个电话,让你大爷给挂河鱼”,徐大娘握着我的手亲切的说,我能感觉到她那真诚与感激。“不用了大娘,你太客气,这是我们应当做的,是我们的工作”,看着徐大娘蹒跚离去的背影,虽然很累,我想案件结了,事情也了了,心情舒畅了很多。
书记员把饭端到了我面前,我一看表才知道十二点了,这边饭刚吃两口,李家趟子一当事人来到法庭,请我帮助他调解,了解到其请求项目及数额后,我告诉其不要有不必要的想法,法庭会依法给其主持调解,前提是符合法律,及自愿的原则,约了时间,送走了他,已是快一点多了,太平川还有当事人等着我呢。
来送达前已经与该村的治保主任联系了,确认被送达人在家。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妇联主任等一些村里的“人物”都是我们“三调联动”工作中的重要人物,他们是我们法院与百姓之间的联系人,架起了法院与百姓的连心桥。
正值农忙时节,百姓们都在忙春耕、地裁木耳,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找不到的,只有他们休息时间才会在家,这样我们的工作时间跟着当事人的时间进行调整,村治保主任协助我们联系到了当事人,我们去了直接进行送达,这样才能利民、便民,才能更好的贯彻司法为民的理念,送达很顺利手续办完好了,我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划了一个勾。
驱车赶回老黑山驻地。这是一起离婚案件,离婚案开庭,阅卷、庭前准备、开庭审理案件,一切都是那样按部就班。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当事人,我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诉说。双方彼此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经过努力下双方同意案件进行调解处理。调解中双方在住房、债务的分配以及金钱补偿上各据一词,被告情绪非常激动,在法庭上大吵大嚷,要法庭满足自己的要求。我见状不慌不忙,安慰被告先稳定情绪,阐明婚姻法对于财产分割的规定,并告诉被告大声吵闹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考虑到双方在离婚问题上没有异议,法庭从双方现有居住条件、债务分配上以现有证据确定债务金额、金钱补偿上考虑原告在婚姻的过错程度、被告对家庭付出以及被告身体多病等情况。
我面对面地耐心疏导双方当事人,时而轻声细语,时而严肃深刻,把我在民一庭,掌握的调解方法,全都用一遍,不停地给双方释法析理。由于事前已通过走访了解,比较详细地了解了案情,在做调解时我有理有据,合理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最终该案调解结案。看似这起离婚案件很简单,实际双方矛盾很深,有人不是这些说吗,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虽然案由相同,但应根据不同的案件事实,制定不同的调解方案,这是这起案件给我的启发。
开完庭,已是18点多了。
这就是我的一天,所有的基层法官与我一样每天奔波着、忙碌着,有时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不一定有最满意的结果。我们的努力在案卷中并不能都看到,其中的曲折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最明白。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也许我们基层法官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但正是这平平凡凡、踏踏实实的每一天,使我们更加贴近百姓,为他们解决困难、化解矛盾。我们法官们正用自己的努力为构建法治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