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取消认定外引特级教师 转向培养“本土特级”

10.03.2015  12:36

  昨天,市教委正式公布新一轮特级教师的评选结果,全市共有248名教师获此殊荣,另有58名外地引进特级教师也同时被认定。记者获悉,本市正研究取消对外引特级教师的认定,一旦政策实施,未来再从外地引进的特级教师,将不能享受本市特级教师的相关待遇。

   朝阳外引特级教师最多

  根据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印发的《北京市特级教师管理办法》(京教人〔2008〕10号)的规定,外省市特级教师调入本市须进行重新认定,之后才能享受本市特级教师的相关待遇。

  此次被重新认定的58名外地特级教师集中在朝阳、丰台、海淀、大兴、昌平、门头沟和顺义7个区,其中,朝阳区人数最多,共有33名;丰台区第二,有10名;海淀区第三,有7名。此外,大兴区有5名,昌平、门头沟和顺义三个区各1名。

  朝阳、丰台、海淀三个区外地特级教师人数多,与这些区近年来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有关。

  朝阳区自2008年起连续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特级教师,到去年底,已引进了100余名,使该区特级教师数量激增到180余名。此次33名外引特级教师被认定后,该区特级教师总数已达202人。

  丰台区近五年来共引进了64名外地优秀教师,比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引进的优秀教师还多,其中,特级教师就有42名。这些教师不仅进入12中、18中等市级示范校,还有很多进入了丰台路中学、丰台二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等普通校、新建校执教,对于提升该区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重点转向培养“本土特级”

  特级教师不是职称,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但因为其在师德、育人、教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标准要求,一直以来都被教育界公认为是衡量一名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近几年来,本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部分区县和学校希望通过从外区或外地引进特级教师来提升教学质量。目前,除人大附中、十一学校、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老牌名校云集了大量特级教师外,还有不少学校通过引进等方式,使本校的特级教师数量出现猛增,像育英学校目前的特级教师数量就已达到22人。

  为吸引优秀外地教师进京执教,各区县及学校还制定了不少特殊政策,比如承诺解决住房、发放一次性补贴、解决子女入学等。不过,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争议:一方面,有人质疑此举抽走了外地的优质师资,会导致部分地区教育质量下滑;另一方面,部分本土特级教师认为“外来的和尚”待遇过高,有违公平。

  目前,本市已开始研究不再对外地入京特级教师进行重新认定,而将进一步培养本土特级教师。东城区成立了多个“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让特级教师担负起培训青年教师的责任。西城区也建立了专家顾问资源库,成立了导师团,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特级教师可享多种优待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特级教师的评选要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北京因为教育教学质量较高,比例可放宽到千分之三。

  根据规定,特级教师可以享受多种优待,包括每月享受国家给予的300元津贴、每年享受一次较高水平的全面体检等,50岁以上的特级教师还能享受优诊医疗。特级教师退休以后,如果其贡献卓著,身体又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他们担任名誉校长、教育顾问、兼职督学或由学术团体安排相应的名誉职务,以便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实际上,除执行市级政策外,各区县对特级教师还有额外奖励。西城区出台了特级教师延聘办法,即特级教师退休后,可以延聘5年,其工资待遇与在职教师相同。此外,各区县每年会给予特级教师一次性奖励,多的可达4万元。而学校发放给特级教师的绩效工资,也会比普通教师多。

  据悉,特级教师评选每三年进行一次,而且并非终身制,如果在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履行本职工作岗位职责,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不合格,违反规定进行有偿家教,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触犯刑律,特级教师称号将被撤销,相关待遇也将被同时取消。

  目前,包括在职和退休特级教师在内,全市共有1200余名特级教师。未来,特级教师的评选周期有望缩短至两年。(记者 贾晓燕)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