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备耕靠拢节能环保
本网讯(赵敏黾) 天气转暖春耕临近,大庆市农民陆续着手春耕前的准备工作。记者在五区四县走访发现,今年大庆市许多种植户的农资筹备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开始向节能环保靠拢。
2月21日,肇州县志盛黄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国文忠,顶着寒风指挥着工人生产有机肥,筹备今年的春耕物资。在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工厂内记者看到,几名工人将玉米秸秆堆成小山,依靠地炉升温将玉米秸秆放入其中,再用牛粪封闭其外,加上酵母菌进行发酵,最后变成节能环保的有机肥。
国文忠告诉,再有半个月时间能生产出4000立方米有机肥,够3000亩地用,比往年能减少20%的化肥数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秸秆制肥能够减少化肥的投放量只是好处之一,通过高温发酵还可以把害虫的虫卵、幼虫统统杀死,进一步减轻病虫危害。同时,有机质的大量还田还可大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提升耕地产出率。
肇州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广成算了一笔账:连续两年施用这种肥料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3%左右,玉米还会增产10%至15%左右。
在大庆市不仅旱田绿色备耕忙,水田的春耕物资筹备也打破传统方式向着节能环保方向迈进。
在林甸县鹤鸣湖镇碧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以秸秆为原料制作的水稻育秧盘整齐地堆在一角。公司负责人邓光明告诉记者,传统的水稻育秧盘是塑料的,不环保,他们用的是玉米秸秆腐熟成型做成的育秧托盘,可降解。
由塑料变秸秆不仅环保无污染,还打破了传统的水稻育秧一层托盘、一层覆植土的复杂程序,变成了水浇撒籽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了效益。
此外,大庆市各地农民纷纷将农家肥分堆入地,做好春耕前的准备工作。
还有人抛弃了以往的一次性滴灌带、滴灌管,选择了可循环、可多年使用的产品。据市农委生产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市大部分种植户的备耕物资都注重了节能环保,这些做法也为全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