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百岁奶奶靠拾荒度日” 只是因为孤独需要爱
拾荒归来
老奶奶家中十分凌乱
有人来陪我聊天真好部分照片为微信截图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附近,有这样一间房屋:它的窗户很破,几乎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窗框上满是一层一层的灰尘;它的房门很旧,上面只简单包裹了一层白铁皮,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脱落;它暗得疹人,整个屋里找不到一盏灯,无论是大厅还是洗手间,灯口的位置空空如也,能看到的仅仅是裸露出的一圈圈电线;它的屋内凌乱不堪,所有的东西都不在自己原本的位置,饭碗扣在菜板上,洗手池里铺满橘子皮,毛巾则孤零零地挂在门上,到处是破纸壳和玻璃瓶,一股酸臭味弥漫在整个房间里……多年来,它仅有一个住客,它每天都在默默地等待着她,等待着她那拄着拐棍再次拾荒归来的身影。
屋子的主人是位七旬老太,可她逢人总爱说自己1个月后就年满一百了,而且有退休金的她也似乎根本不必以拾荒为生,这一切的背后……
□文/摄记者杨雪楠首席记者仲亮
1
“年近百岁奶奶靠拾荒度日”
她的屋中堆满纸壳塑料瓶
仿佛在一夜之间,一条微信几乎刷爆了冰城人的微信朋友圈。微信中,四张照片和一段百余字的说明,让人看过之后不由辛酸落泪。照片上,一位满头银发,颧骨很高的老奶奶头裹着围巾,拄着一根几乎与她身高相等的拐棍,肩膀上斜挂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布兜子,照片虽然是静止的,但从这上面已不难感觉出老人蹒跚的步履;另一张照片是老人住处的场景,那是一间黑洞洞、几乎无处下脚的小屋,屋里堆满了纸壳、塑料瓶。
照片下面,附着一段文字: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416号住着一位99岁的盲人老奶奶,她无儿无女,一个人靠捡废品度日,希望看到这微信的人能动用十几秒的时间去转发一下,希望爱心人士有时间去看看这位老人,给她送去一些关爱,让老人的屋子能更温暖一些,被子更厚一些,饭菜更香一些。
17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了这篇微信的发布人王女士,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一位朋友在14日那天去亲属家串门,恰好碰到了这位老奶奶。老奶奶自述了一段身世,朋友心生怜悯,就根据老奶奶的诉说写了一段文字,拍了一些照片。王女士将这些信息制作成一条微信,发布到朋友圈,“我们16日那天买了些东西去看望了这位老人,望媒体也能关注一下她。”
2
一条毛巾孤零零挂门上
她家里的电灯都没有灯泡
微信中的老奶奶家很好找,就在三大动力路和三合路交口处旁边的那栋老楼,而且,看阳台就能判断出哪是她的家,因为,所有阳台的玻璃都是完整的,只有单元门左侧一楼的那个显得那么“与众不同”——玻璃破碎了好几块,透过破碎的玻璃,可以看到阳台内堆放着垃圾杂物……走近单元门,一楼的其他居民家都已经安上了防盗门,唯独左侧居民家,破旧的房门上只简单包裹了一层白铁皮,记者再一次相信了自己判断,这,就是微信中的老奶奶家。
敲了几下门,室内没有人马上应答。一分钟后,才传出一声:“谁呀?”随后,一位身高不到1.5米的老人开门,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看起来比微信照片上要精神了许多,但我们还是一眼认出,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微信奶奶”。对于陌生人的造访,老人似乎开心得很,连忙招呼记者进屋,看起来似乎就像是招呼已经熟络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老奶奶带着记者转身就往屋里走,边走边高兴地说:“这两天来看我的人还真不少啊,我都数不清这是第几拨了!”
走进屋内记者看到,这是一间典型的老式住宅,20多平方米、黑洞洞的小屋里,满是酸腐味儿,散落在房间内的纸壳与厚厚的尘土混在一起,圆桌上堆满了碎边的茶杯、小锅和奶粉,地上,一个老式的铁质洗衣盆中浸泡着看不出底色的床单。整个屋里找不到一盏灯的存在,无论是大厅还是洗手间,灯口的位置都是空空的,能看到的仅仅是裸露出的一圈圈电线;饭碗扣在菜板上,洗手池里铺满橘子皮,一条毛巾则孤零零地挂在门上,到处是破纸壳和玻璃瓶,一股酸臭味弥漫在整个房间里……一股辛酸涌上记者的心头。
稍许令人宽慰的是,地上崭新的取暖器、门口放着大桶的豆油、大米和一筐鸡蛋,床上两个大纸袋里是几件较新的衣服……看来,这都是看了微信后的好心人送来的。
3
拾荒或因外面有热闹
她把整屋废品当“宝贝”
老人语速很快,说话流利,思维也比较清晰。她说自己叫王英:“我今年99岁了,1916年生人。看不出来吧?我除了眼睛有白内障,别的地方都还行。”记者问:“你一个人生活吗?有亲人吗?”老人回答说,她这辈子没结过婚,膝下无儿无女,早年和母亲在道外做小生意,生活还算殷实。她一边回忆,一边皱紧了眉,努力地想睁开已经凹陷下去的双眼,摇摇头,垂下肩说:“8年前,和我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不久我就患上了白内障,双目失明。”老人说自己平时走路只能靠拐棍,偶尔走丢了,总会有好心人把她送回来。即使去超市买东西,也会有人帮她看给的钱多不多,找回的钱少不少。
记者注意到一个屋子锁着门,门上的透光窗糊着报纸,从窗缝隐约能看到里面堆满了报纸,靠近门口有一摞生活报,上面的日期是2006年。记者想打开门看一看,老人说:“钥匙在邻居家呢,邻居住道里,没电话,平日也不来。”记者想看看老人的身份证,老人又说:“身份证也在邻居手里呢,我这儿啥也没有。我也看不见,给我这些我也没啥用。”看着老人孤寂的表情,可以想见她出去拾荒可能只是为了上外面去感受一下热闹,她拾东西回来也只是想让这些“宝贝”挤走自己满屋的孤单。
4
总问“几点了”“有没有车”
她爱和接话的邻居聊几句
当日下午,记者联系到香坊区健康路街道办事处电业社区,社区的韩主任对记者说:“我们社区很多人都认识这位老人,因为她住的不好,长的也瘦瘦小小,天天拄着拐杖捡垃圾,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很多好心的邻居送过她回家,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送过她。”
韩主任介绍,这位老奶奶不叫王英,户籍信息显示老人叫王伟,是1939年生人,今年74岁。老人是哈尔滨口罩厂的退休职工,有固定的退休金,现住所的房产证是她自己的名字。老人无儿无女,也没有固定来往的亲戚,视力有障碍,居住环境也很恶劣,每天她都会出门捡垃圾,遇上有人帮忙,她总是很感谢人家的爱心,“其实她不需要每天出门捡拾废品,退休金足以维生了,也许她在家里呆着挺寂寞吧。”
记者也试图在邻居中还原这个老人的真实状态,是需要救济?还是需要陪伴?一位邻居张先生告诉记者,有时上班会看见老人拄着拐杖出门,只要有人走过老人的身边,她都会主动搭个话,常问的几句就是“几点了?”“我要过马路对面有车没有啊?”渐渐的,周围的人都知道老人是独居,接着话都会聊几句。采访中居民们对于老人都表示很同情:“眼睛看不见,身边没个人,谁都有年纪大的那一天,人家都是儿孙满堂了,她却一直孤零零的,她真的很不容易。”
5
念叨十几遍“有人来真好”
她就是想有人来陪陪自己
社区韩主任的一番话,“起底”了老人的身世。老人没有掩盖自己的生存状态,掩盖的却是自己的真实年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记者试图走进她的心灵深处。
老人不知道微信是啥,但是她知道,这几天来看他的人多了。老人说:“这几天,经常有人来敲门,有的进屋之后,没说几句话,扔下一袋大米或是一篮子鸡蛋就走。我现在自己吃喝足够了,不需要用啥钱,我就是盼着时不常有人能来家里坐坐,跟我说说话……”在老人的意识中,靠着自己双手吃饱肚子不是难事。可是度日如年的情感空虚,却无时无刻不侵蚀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那么,老人到底要啥呢?渐渐地,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你们来之前,有位小闺女来我家了,她心肠好,可怜我老太太,给我买了不少点心。其实,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主要经常有人来陪我坐会儿,说说话就足够了。我这么大年岁的孤老婆子,连个儿女都没有,这辈子没啥求的了……”
临行,老人一步步摸索着将记者送出门,拉着的手却久久不松开,沧桑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在诉说着她难忍的孤独。只听老人瘪着嘴一遍遍念叨:“谢谢你们来,能有人来,真好,真的。”
走出好远回头张望,老人瘦弱单薄的身影依然孤立道边,仿佛细听远去的脚步,也能让她的心有一丝温暖。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