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

09.09.2014  13:19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质量管理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一环。只有坚持一手抓产品开发,一手抓质量管理,通过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从土地到餐桌”的质量管理机制,才能不断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本文结合实践中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度建设及其他工作的经验,就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从现阶段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管理的实践看,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基础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准入管理制度。设立准入制度的意义在于设置了基地创建的门槛,从源头上提高了基地建设的水平。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生产管理体系,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自上而下形成生产管理体系。投入品管理制度。制定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以政府文件下发并有效实施;建立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建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验收管理制度。重点是把握以下几点:审核基地是否具备验收条件、明确验收依据、严格验收程序以及坚持验收标准。

  基地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监管办法。出台《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监管内容,重点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农户生产档案等进行监督和检查。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贯穿绿色食品发展的始终,并直接影响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涉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且衔接紧密、相互配套,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质量管理制度的全程性。从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看,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制度体系,包括生产基地质量管理、产品加工质量管理和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等方面。此外,每个环节还包含多个管理层次。基地生产前阶段,主要有环境评价、环境检测等制度。基地生产过程阶段,主要有生产管理、投入品管理等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的多层次性。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并从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制订层面延伸到基地农户、生产企业和市场销售的管理层面,再由制度执行效果层面延伸到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各个层面。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制度为例:从制度制定层面看,有组织管理制度、验收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从制度执行效果层面看,主要有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等。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并非截然分开,有些制度是相互交叉的。制度体系这一多层次特征比较符合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消除了制度执行的盲点和薄弱面,这也是绿色食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关键要素。

  质量管理制度的可操作。从调查情况来看,方便操作是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个特征符合农村生产实际,符合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体制。如何通过制度指导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过程,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对整个绿色食品质量管理而言,制度体系对绿色食品发展和管理更为重要。

   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实践路径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重在实施和落实。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笔者认为,建立成熟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与实施模式,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各地普遍成立农业及绿色食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牵头,负责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组织和落实。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制度实施中的骨干作用。针对绿色食品产业链条长、经营分散等现实问题,各地应采取部门联动、分段落实、合力管理的办法,确保制度落实的成效。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具体表现为职能部门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对绿色食品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检查,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

  充分发挥农户在制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户分散经营的实际,各地应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维护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积极性,实现由“管理我”到“我监管”的转变。重点是在全面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的生产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以确保“三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农户联保责任制度。

  充分发挥质量检测部门的配合作用。质量检测是落实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要围绕扩大绿色食品产品检测覆盖面,投入财政资金,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增强检测机构实力,逐步形成以国家级检测检验机构为主,以地方为辅的网络化监测检验体系,增加各地国家级环境、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和省级环境、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在市(地)级以上的检测机构设立色谱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使之具备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等质量安全指标的能力,以承担粮油、乳制品等产品的检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