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香:义务照料五保瘫痪老人18载
3月31日,笔者前往庆安县丰收乡丰民村三合屯农民姚桂香的家,采访她18年照料五保瘫痪老人的事迹。
走进姚桂香家的时候,她正在包饺子。还没等笔者说话,躺在炕上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要小便,姚桂香忙爬到炕上,架起老太太把尿盆塞到她身下。姚桂香刚撤出便盆,老人又要大便。她急忙把尿倒了,又重复一遍刚才的动作。等老人排完便,姚桂香抱起一床被,在上边垫个枕头,让老人倚在上面。姚桂香把包完的饺子下到锅里后,端过一盆热水,开始为老人洗脸擦手梳头。饺子煮好后,她把饺子端到老人面前,一个一个喂老人吃。老人半身不遂,左手完全失去知觉,右手也不听使唤,自己拿不住筷子。姚桂香每向老人嘴里送一个饺子,都先蘸一点蒜酱,再试试热不热,然后才送进老人嘴里。喂完老人,姚桂香才开始吃那些凉得差不多的饺子。姚桂香今年已经62岁,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她还像个小媳妇一样,伺候已经94岁高龄却和她们一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老人。姚桂香说,炕上躺着的老人叫焦桂芝,是村里的五保户。姚桂香的丈夫杨宝山小的时候,生活相当贫苦。邻居杨春新、焦桂芝老两口时常给些救济,包饺子送过一碗,炒肉菜送过半盘。杨宝山长大后,没有忘了这对老人,帮助耕种责任田,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像对待父母一样孝敬老人。
1996年,当时焦桂芝已经76岁,而88岁的杨春新已经生活不能自理。本来村里已安排好他们进乡敬老院生活,可老两口执意不去,非要跟着姚桂香一家过。村干部找到杨宝山,讲了老两口想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愿望。杨宝山很感动,他知道这是老人对自己的一片信任。但他也清楚,照料这样一对老人并非是件易事,况且他们当时也上有老下有小,还要种20多亩地,再添上一对老人,还不把爱人累死。他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说:“两位老人在你最困难的时期没少救济,现在他们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咋能袖手旁观呢?”这年秋天,老两口搬进了杨宝山家里。就在当年的初冬,杨春新老人得了急性肺感染,姚桂香和丈夫日夜不离医院地伺候。三合屯离县医院10多里,姚桂香每天在家做完饭,把饭盒用小棉被裹上,一路小跑往医院赶,到医院时饭菜还是热乎的。她每天要跑3趟,一天下来就是六七十里地,脚跑肿了,腿跑木了,却没有间断过一顿饭。
老人在县医院住了40天,花了5000元医药费,都是杨宝山自掏腰包支付。在姚桂香的精心呵护下,杨春新享了三年清福,91岁时病逝。老伴的去世,给了焦桂芝很大打击,竟然患了中风,虽然送到医院治疗,也没起到什么效果。医生说这么高龄的老人保住命就不错了,别指望能站起来了。在接下来的日子,姚桂香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晚上除了伺候老人大小便不说,还得帮老人至少翻4次身。每次翻身,她先让老人那只能动的手搬住她的脖子,再把两手插到老人身子底下,然后喊着口号一齐用力,这才能把身子翻过去。如果这事隔三差五做一回也能承受,可是她每天却要做上十几回,而且14年没有一天间断。
2010年,杨宝山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要进城打工。姚桂香说:“你都60多岁了,炕上还有个瘫痪老人,还打什么工呀?”杨宝山说:“现在物价这么高,光指望土地出租费不够用,再说了炕上躺着个病人,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虽然老太太有医保,但平日买零药的钱报不了,哪年不花个两三千元,钱从哪儿出呀!”杨宝山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这辈子欠你的太多了,我进城打工,就把这个病老太太全托付给你啦。”
杨宝山在城里干了两份活计,白天给广告公司送报纸,晚上给一家单位值宿,昼夜都忙没时间回家,家里的一切事都推给了姚桂香。姚桂香一天到晚就像一个永不停转的陀螺,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得爬起来,淘米做饭,打扫庭院,又得忙着照料老人梳头洗脸、伺候大小便,然后开始给老人喂饭。等这一切忙完,她还得侍弄园子、给栏里的猪喂食、给圈里的鹅剁草……临睡觉了,还得烧水为老人擦身、洗脚、揉腿。
躺在炕上的焦桂芝老人口齿不清地告诉笔者:“没想到我这身子骨能活到94岁,要是没有她这么伺候,我坟头的草大概都老高了。”老人说着又指着柜盖上的麦乳精、核桃粉和水果,深情地说:“这些好东西我不断口,可她自己连块糖都舍不得吃,天下难寻的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