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多家小学倡导读国学经典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赵老师讲得声情并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什么都是浮云”,不少人会认为“浮云”这个网络热词是现代人的创新发明,哈市大同小学四年级学生会告诉你,“浮云”一词出自《论语》,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原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们就坚持诵读古诗文,到现在已经读到了论语。像大同小学这样的学校,在哈市还有很多。
公式
一周10节语文课
外加诵读经典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6日上午9时,哈市道外区大同小学四年五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一堂语文课,老师正在给他们讲《论语》。其实这并不是教材里的内容,但老师会在每周拿出一节课进行古诗文诵读。语文老师赵志平讲,从他接这个班开始,就在晨读午读的时间给孩子们增加国学经典。一二年级,孩子们学会了200首诗歌;三年级,孩子们学会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今年开始,他给孩子们讲《论语》,有些篇章,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了。
赵老师领着同学继续朗读,读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一个同学插嘴道:“老师,原来浮云出自《论语》”。一句话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原来浮云不是一个新词,孔子早就说过了。”“老师,《论语》比我们还时髦呢!”赵老师笑着说:“《论语》博大精深,值得每个人仔细研读和认真揣摩。”
大同小学副校长郭金萍说,诵读经典一直是该校的一个特色,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6日早7时40分,电工小学二年一班响起清脆的读书声,老师正在组织同学们晨读。该校校长朱秀清经过一个个班级门口,听着悦耳的齐声诵读,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她说,该校开展晨读时光诵经典已有多年,除了古诗、《弟子规》等,他们还将让孩子们读《笠翁对韵》和《孟子》,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不忘传统文化,增加国学素养。
同样是为增加孩子们的传统文化修养,哈市南岗区虹桥一小开设了“国学”校本课,虹桥二小在一周10节语文课外要加诵读,而育红小学除了一周12节语文课,还另外开了一堂“写字”课。“每个学校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小学是一个孩子的起步阶段,在这个年龄段诵读经典,可以帮助他们打好语言文学功底,开发记忆力,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修养,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中健康的道德精神和积极的人生信念,为以后打好基础。”朱秀清说。
□记者 宫玉范 文/摄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