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系到心理,重重原因构筑安置困境——“被淘汰”退役运动员安置困境调查(上)
新华社北京9月7日体育专电 题:从体系到心理,重重原因构筑安置困境——“被淘汰”退役运动员安置困境调查(上)
新华社记者
在传统举国体制培养框架内,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人才的业余体校等机构每年都会淘汰大批未能步入顶尖水平的运动员。虽然我国各地体育部门在体教结合、运动员就业安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社会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运动员因为种种原因退役后的就业安置情况不容乐观。
调查中记者发现,金字塔顶端的“尖子”运动员以及较早退出专业训练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群体多数不存在退役安置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没有拿到好成绩、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的一级运动员。
体育界人士表示,由于训练教学体系专注“金牌”,使得许多运动员缺乏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生活工作技能,而从“万里挑一”到芸芸大众的心态落差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择业就业的选择,同时体育部门进行就业指导时也出现“缺少支持和理解”的尴尬境地,让运动员退役就业面临困境。
考试劣势挡住就业路
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很多省份,对于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转岗聘用(留用)的规定,都将所获得的成绩作为一项硬指标,且标准都是在取得全运会冠、亚军或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名次。致使运动员专注竞技能力培养,造成其缺乏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生活、职业技能。
“文化、生活、职业技能就是运动员最缺乏的,以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老师为例,在目前事业单位都是凡进必考的政策下,退役运动员和大学毕业生一起竞争岗位,笔试方面劣势是明显的。”陕西省体育局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工小学校长李顺福说,学校招足球老师时“会踢球的考不进来、考进来的不会踢”,这不仅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而且还限制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
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陈立人表示,在当下就业市场多少存在“文凭崇拜”的背景下,只有中专、大专文凭的退役运动员就业竞争力很差。他说:“我们那么多年的培养模式、教育模式,培养起来的人员与市场不对接,现在基本是为了办学而办学。我那的学生毕业以后基本上都考北体大,但北体大也没有职业教育。我们的师资队伍也有很大问题,我们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理论很好,但操作不下去。”
心理落差为再就业带来挑战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陈丽佳在《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对于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综合素质低的原因总结出两点,一是长期以来“重训练,轻教育”的培养模式导致运动员正常的文化教育难以得到保证,二是运动员由于在训练时期过于封闭,生活角色、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造成了很多运动员心态失衡。
东北地区一位主管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官员介绍,运动员在役期间往往因成绩好而坐拥万里挑一的位置,优越感导致他们就业期望值非常高。与大多数普通人谋求职业养活自己的期许不同,他们潜意识里也会要求退役后在社会上依旧优秀。
“在役的时候是领导的宝,退役以后无人问津,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很多人从懂事的时候就在运动队里,二十多岁突然没人管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需要一些心理的适应过程。”这名官员说。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由于较高就业期望值,退役运动员一旦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稍遇挫折,就会怨天尤人。
不少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并非所有退役运动员都想从事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工作,实际调查显示,现役运动员的就业取向既分散,又有很多偏离实际,这给地方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也带来很大挑战。
陕西省、黑龙江省等省份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对运动员进行职业规划培训、就业安置方面投入过多精力,那么恐怕就有轻视竞技成绩、“喧宾夺主”的嫌疑。再者,地方会担心如果职业规划教育介入过早,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究竟何时开始、怎样开始对现役运动员进行再就业帮扶?相关部门面临两难选择。
前不久,东北某省一体育部门曾为刚退役或即将退役的运动员免费举办体育经纪人培训班和体育按摩培训班。以按摩培训为例,此班在社会上光报名费就高达6万,培训时间长达两年,一旦学成,就可以留在各运动队承担体能恢复师、队医等角色。但让当地体育部门不解的是,居然没有一名运动员报名。体育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方面说明运动员就业意识单薄,对自己退役后涉及个人利益的前程漠不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运动队领队“重进轻出”,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认识不到位。
陈立人表示,羽毛球、游泳等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可以直接结合所在项目做全民健身教练,这与举重、柔道等重竞技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安置就会有所不同。此外,运动员“被淘汰”的年龄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安置情况,比如一个足球运动员16岁前被淘汰,那么他仍有机会通过足球特长生考试进入高校深造,但如果等到他21、22岁被淘汰,那么就错过了“转型机遇期”。(参与记者:林德韧、王君宝、姚友明、郑昕、王集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