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一路向北高歌
上图:8月17日,有着“中国粮仓”之誉的黑龙江省水稻正处于灌浆期,稻苗植株健壮、长势喜人。新华社发
八月的黑河,稻谷飘香。
日前,在位于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的高纬寒地水稻示范园区内,记者看到绿油油的稻浪随风摇曳,已经进入灌浆中期的稻穗微微弯着,靠近颈部的稻粒摸上去硬硬的。稻田主人、西岗子镇东站村农民叶玉东高兴地告诉记者,“每穗的稻粒都在六七十粒以上,看这长势,要是后期气候适宜,亩产保底能到1000斤!在我们这地界儿,过去种稻子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如今有了新品种,有了新技术,不但可以种,还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叶玉东说的新品种,指的是9~10片叶的极早熟耐寒水稻品种,其生育期比以往的常规品种至少提早5天左右;新技术则是指高纬寒地稻作栽培集成技术模式,其核心技术包括工厂化智能催芽、大棚三膜覆盖育苗等。省农科院总农艺师闫文义研究员告诉记者说,以往我省水稻只能在北纬48度以南地区种植,自2012年实施水稻北扩战略以来,通过科研攻关,我省寒地水稻已经成功实现在北纬48度到北纬51度之间的高纬度地区的生产种植,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驱车走在黑河的乡间田野,一片片辽阔的水田壮美无比,层层稻浪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据介绍,黑河市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沟谷纵横,有平原24051平方公里、洼地450平方公里,多为黑龙江、嫩江及主要支流地带,均可种植水稻,并且土壤类型丰富、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这里耕地规模大,江河水系发达,种植水稻是万事俱备只欠温度。自2011年开始,这个市在国内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水稻北扩的科研攻关。有“超级稻之父”美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所长陈温福教授,在试种之初就亲临现场把脉支招儿。他坚定地说,黑河有地、有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在黑河发展寒地水稻前景十分广阔。
2010年以前,受技术、品种质量等方面制约,黑河市水稻面积一直维持在12万亩以内,虽然施用农家肥,米质较好,但产量较低,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2011年,爱辉区在省水利厅、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的支持下,开展了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攻关试验,当年亩产就达到500公斤,亩纯效益679元,是大豆的1.9倍。从此,寒地水稻种植在黑河市迅速扩大,从第四积温带的北安市主星乡到第五、第六积温带过渡带的爱辉区最北部村屯张地营子乡白石砬子村,高纬寒地水稻种植,在黑河市全面铺开。到目前,全市共引进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品种7个;高纬寒地水稻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丝毫不亚于省内其他水稻产区。 在五大连池市双泉乡三合村,记者见到了2012年带领村里30多家农户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农民张学。连续几年的水稻种植,让他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看着田里灌浆饱满的水稻,张学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他说,现在农民种水稻的积极性很高,入社农民已经发展到330户,新开发土地3000多亩。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