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新时代的传习者

15.05.2018  12:17

   新时代奋斗者

   愿做新时代的传习者

  徐奉臻的课程和宣讲为何受欢迎

  “这样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三个小时太短,没听够”,在近日举行的黑龙江省高校处级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上,台上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奉臻热情洋溢宣讲,台下学员专注听课,认真做笔记,每隔几分钟一个的“爆点”引来阵阵热烈掌声。

  理论宣讲让思想得到滋养

  讲座场场爆满、互动热烈,全国各地邀约不断。徐奉臻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为何受欢迎?学员们说,她的理论宣讲,能让人思想得到滋养。

  不同于偏重知识普及和理论说教的传统宣讲,徐奉臻将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学知识、经济学前沿理论巧妙结合。她的课堂和讲座,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内容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一气呵成。

  很多人听过徐奉臻的演讲、学术报告之后,都成了“徐粉”。据统计,近3年,徐奉臻已经在全国多地宣讲中国梦、依法治国、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百余场。党的十九大以来,徐奉臻为各地高校师生和企事业单位干部等进行专场报告40多场。

  自1988年走上高校教学岗位,徐奉臻至今已工作30年。在多年的思政课教学中,徐奉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把思想性、理论性作为思政课的根本。徐奉臻认为,思政课教学与宣讲十九大精神是互相促进的,十九大宣讲是大思政课,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大课堂。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徐奉臻带头研究了“专题化”“问题引领”“原典阅读”“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从而把受众的需求点与讲授的着力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魏红梅说,徐奉臻的思政课和十九大精神宣讲,让人感觉讲座从头到尾行云流水,不仅讲出了面,更讲出了理,回味无穷。

  笃实科研砺出“四度

  历史的深度、知识的宽度、哲学的高度、逻辑的力度,这是徐奉臻一直追求的目标。“讲好十九大,方法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展示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徐奉臻说。

  周末别人休息,她专心备课,整个寒假没有休息一天,就连大年三十还在工作。在徐奉臻看来,任何讲授的亮点都是以科研为后盾,是多年来专注研究的结果。

  徐奉臻不仅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还要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及行政工作,但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并没有扰乱她扎实研究的阵脚。即便是当院长,她每年都要坚持在一线为本、硕、博上课,工作量在350学时左右,远远超过学校的教学要求,身边很多朋友叫她“铁人”。

  “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这是徐奉臻一直坚持的原则,有助于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好“翻译官

  “十九大宣讲就是要做好百姓的‘翻译官’。”为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破解宣讲“深入难、吸收难、持续难”的问题,徐奉臻建议,要以亮点设计强化宣讲的思想性和感染力,以史料运用强化宣讲的客观性和吸引力,以逻辑推导强化宣讲的理论性和说服力。

  她认为,只有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听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才能让听众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宣讲十九大精神不是花拳绣腿,没有终南捷径,必须原原本本地学、反反复复地学。”徐奉臻建议,每个宣讲者都应加强理论和学术修养,丰富知识体系,深化思想水平,善于融会贯通,力争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

  “十九大精神宣讲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徐奉臻认为,针对多样化的受众,应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宣讲的互动性、及时性、有效性,让新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半月谈记者 李凤双 王春雨 杨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