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医用器官 美公司欲开发灾区救援“神器”
新华社纽约4月11日电(记者李畅翔)一家美国创业公司在11日开幕的纽约3D打印周上宣布,正开发一种“移动3D打印集装箱”,能够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将3D打印医用移植器官的操作间快速部署至灾区,以满足医疗手术需要。
“移动3D打印集装箱”由名为“俄赛里斯3D生物医学”的创业公司开发,设计理念是将一个医用3D打印操作室放置进标准化集装箱中,用于解决自然灾害发生后现场伤者的器官移植需求难以满足的难题。
该公司创始人西奥多·格斯特尔说,一旦开发成功,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将配备有全套3D扫描、打印、消毒等设备的集装箱通过直升机快速运送到灾区一线,为医疗人员进行手术提供便利。
格斯特尔表示,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很多伤者由于第一时间得不到所需的器官移植,被迫截肢甚至死亡,而这一发明可大大加快移植流程,避免很多令人遗憾的结果。
据介绍,部署“移动3D打印集装箱”后可在8到10分钟内完成对伤者的3D扫描,15到90分钟内3D打印出可供移植的耳软骨、手臂、关节等器官组织,并在10到90分钟内完成移植手术。
格斯特尔说,在加快器官移植速度的同时,3D打印技术还能大大降低移植成本。据计算,当前一次耳软骨移植需要2周至一个月完成,成本1800美元,而利用“移动3D打印集装箱”则能在31分钟内完成手术,材料成本只有0.5美元。而相对复杂的手臂或小腿骨移植手术也只需20小时手术,材料成本13.4美元。
格斯特尔说,根据装备的3D打印机数量和类型,“移动3D打印集装箱”从组装、运输到部署最低仅需2.25万美元,而装备了当前最昂贵的使用电子束熔化技术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3D打印机也只要一到两百万美元,远低于其他的人造器官制造系统造价,有望在自然灾害救灾一线发挥巨大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