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收购如何走出尴尬处境

21.01.2016  13:12

  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存储收购的本义,是给种粮农民的一个最低保障,避免谷贱伤农引起粮食生产大的波动。它是以保障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是“余量”收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而不是大包大揽代替市场收购。

   尴尬的托市收购  

  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0年执行保护性收储政策,有效防止了“谷贱伤农”,引导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此期间,国际粮价几次年度波动幅度超过40%,而国内原粮价格涨幅保持年均10%左右的温和水平,成功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冲击,促进了我国宏观大局稳定。

  但国家收购价格一涨再涨,也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稻谷和小麦累计最大提价幅度分别达107%、71%,已经顶到了“天花板”,同市场供求形势相背离,导致“最低价”收购成为“最高价”收购,市场经营困难、多元主体入市不积极,大量粮食进了国库。

  托市收购是一种间接价格补贴政策,部分财政补贴进入了收购企业和储备环节,农民直接受益不多;中下游粮食产业的加工成本被抬高,但是粮食加工产品的市场售价随行就市,涨不起来,或者涨幅跟不上原粮的涨幅,使整个中下游产业受到拖累,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健康运行。

  托市粮由国家在粮食批发市场统一竞价销售,盈亏由国家财政包干,导致产销脱节,收储企业经营模式单一。

  首先,不利于种植结构调整。收购库点只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将粮食收购进库,就能拿到费用补贴,导致农民只种植产量高的品种,不能体现适销对路的市场规律,不能体现优质优价的价值规律。

   其次,不利于粮食企业自主经营。  

  收购库点只求数量,没有销售压力,只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将粮食收购进库,就能拿到分别为40、110、30元/吨的收购费用、保管费用、出库费用等共计180元/吨的费用补贴,在市场上冒风险摸爬滚打,不如建库收粮效益好,谁还去搞市场经营?市场的检验是现实而残酷的,近年来托市收购一结束,市场粮价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其尴尬现状不能不引人深思。

   改革势在必行  

  “储粮难拍卖、库存粮满仓、新粮难入仓”的现象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粮食改革势在必行。

  农业政策调整势在必行。托市收购遭遇麻烦,全盘否定和马上取消是不合适的,粮食调控政策改革是长期的,不能一蹴而就,政策既要适应过渡期的现状,又要着眼于长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终要靠农民。粮稳天下安,而“粮稳”要建立在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力之上,建立在中国9亿农民稳定的种粮积极性之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核心的权利所在,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必须统筹协调。农产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该实行“谁种粮补贴谁”的原则,增加种粮农户补贴,在保证农户种粮收入的前提下,加快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让价格反映真实的供求,引导种植结构的调整,同时支持保护农业的目标不只是为了增产,还要效益和质量。

  粮食价格调整势在必行。长期来看,粮价应该交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应该直接干预。当前正在推进的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当然,粮食收购价格调整改革错综复杂,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完全交给市场,粮食生产结构肯定会调整,但这种调整有可能会出现调整过度的问题。维持或逐步下调三大主粮收购价,是基于目前客观现实形势下的理性举措。

  粮食“去库存化”势在必行。目前国家花费大量财政开支对主产区的粮食库存采取的“跨省移库”,暂时性地解决了一部分粮食主产区仓容紧张局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化库存问题,只是将主产区大的“堰塞湖”移到销区变成小的“堰塞湖”。以玉米为例:东北主产区2014年的玉米库存成本在2300元/吨,2015年跨省移库到江苏,其中运输费用高达400多元/吨,再存放一年,保管费用增加220元/吨,成本将高达2920元/吨并且变成陈粮,将来的市场能接受吗?要实实在在地消化粮食库存,解决“储粮难拍卖、库存粮满仓、新粮难入仓”的现象,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其一,适当降低临储粮拍卖底价,提高拍卖成交率。长痛不如短痛,降价拍储刺激成交或将是国储腾库、消化库存的有力手段。

  其二,安排专项拍卖,进一步消化库存。以前曾实行过的小麦定向拍卖,以及2015年1月6日结合进口配额进行的竞价拍卖,都消化了大量的粮食库存。

  其三,改变目前的拍卖方式,提前一周公布拍卖库点,以便于用粮企业掌握粮食质量,提高拍卖成交率。

  其四,进一步加大出口,消化粮食库存。虽说我国的粮食价格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但可以将粮食出口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手段,既给经济不发达国家提供了援助,又解决了我国粮食库存高企的难题。

  粮食是有生命活性的物质,在库保管的时间长,会降低粮食品质。只有消化老库存,才能实实在在地减少财政支出,也才能腾出仓容收新粮,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