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换头术靠谱吗?去中国医生任晓平的实验室看看
换头术、头移植、异体头身重建术,这三个在科幻小说、悬疑故事中偶尔蹦出来的词汇,却因科研人员在人类遗体上完成头移植手术外科模型的消息被再次聚焦,一片惊叹声、质疑声中,新华网一行走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晓平教授的实验室,面对面听他独家披露活体实验的最新进展,在人类头移植手术外科模型上取得的突破以及他对头移植未来走向的判断。
任晓平在他的实验室接受新华网的专访。新华网才萌 摄
狗在脊髓损伤手术后各个时期恢复情况的拼版照片。资料片
新华网: 两年前我采访您时,您说在1000只小鼠身上做实验,成活率是30%-50%,最长成活期是一天,时隔两年,您又在猴子或者其他活体上做实验了么?成活率如何?遇到了哪些难题?
任晓平: 今天你们在实验室看到的就是小鼠和大鼠脊髓损伤(实验),是我们模拟临床脊髓损伤的情况,用一个锋利的刀在后背把脊髓完全切断,这个动物就截瘫了,不会动弹了,然后给它用一种化学试剂-聚乙二醇,在短时间内进行创面融合,脊髓神经几周后开始逐渐恢复功能。这份成果是在去年取得的,已经发表在美国著名的医学平台上。
做过小鼠实验,我们开始做大鼠实验,共做了几十例,做的不是头(离断),而是头以下的脊髓部分,大概存活率90%以上。做完手术要长期观察它功能的恢复情况,有一部分动物可能因为并发症,在功能恢复之前就死掉了。目前大鼠最长的存活时间是一个月。这项成果今年中旬发表在一个神经科学治疗医学杂志上,现在我们又把这一部分成果往深去做。
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始大动物模式,做了20例左右的狗实验,狗的存活率相对来讲更好,因为狗比较容易护理。狗的存活率在90%以上,最长的存活时间一年。这个模型今年早些时候也取得非常好的成果,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外同行的极大关注。
实验过程中难题不断产生,随着实验的进展找出相应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做的是脊髓神经损伤模型,这是病发率、死亡率、伤残率极高的医学难题,做这样的模型护理起来工作量特别大,实验动物可能会截瘫,还可能由于运动功能没恢复长时间瘫痪,出现尿路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一系列问题,一切都是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现在我们的团队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都不再出现这样的并发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