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杯换盏 这么喝酒不伤身

02.02.2016  16:43

图/CFP

  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很多人已经开始担心过节期间的诸多“酒场”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了,尤其是本身就不胜酒力的人,想在席间自如推杯换盏,绝非易事。

  不得不承认,喝酒是很多人春节期间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如果一定要喝,能将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当然最好。专家建议,如果一定要喝,可以在喝酒前适量吃些面包、馒头等面食。

   推荐量

  男性每日不宜超25克,女性减半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喝酒的习俗并不仅体现在节日中,但节日前的“酒场”似乎又格外频繁,推杯换盏似乎难免。

  “感情深,一口闷”的习俗让很多酒量不佳的人犯难,毕竟每个人的酒量有很大差别,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对于适宜的饮酒量,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介绍,男性每日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即大约一两白酒、250ml葡萄酒、750毫升啤酒,女性应当减半。“没必要因为碍于面子饮酒过量,造成酒精中毒,容易对身体造成极大损害。另外,没喝多少就脸红的人,肝脏内可能缺少代谢酒精的酶,”此时就会大量消耗宝贵的用来“解百毒”的其他的酶类,损伤是很大的。脸红莫贪杯。

  酒前

  可适量吃些馒头、面包等面食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疾病非药物干预学会会长张晔表示,为了达到尽量避免喝醉及减少酒精对人体损害的目的,人们可以在喝酒前适当进食,避免空腹喝酒,“因为酒精在胃部就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在喝酒前吃些东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胃的保护。”至于喝酒前哪些食物适宜,张晔建议,通常面食是不错的选择,如馒头、面包等均可,“面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较高,对人体肝脏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同时使人体逐渐吸收酒精,减少醉酒的几率。”如果条件难以达到,张晔建议,吃点带“”的食物也可以,“胃部有一层‘油’,可以减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

  除了面食,喝酒前先喝酸奶、蜂蜜等也是流传较广的可用于预防醉酒的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高级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解释,这些预防醉酒的“偏方”是否有效,其实与人们喝酒的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人们只是少量饮酒,那么这些“偏方”对胃黏膜确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可以保护肝脏,因为在大量饮酒的情况下,肝脏是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肝脏中含有酒精分解酶,可以将人体内的酒精分解为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及水和热量,但如果喝酒量较大,这些方法其实对肝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保护作用。

  席间

  热汤可缓解人体吸收酒精速度

  张晔告诉记者,在席间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尽量减少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从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一些细节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举个例子,在喝酒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有一个阶段,即感觉自己还没醉,但已经有轻微的头晕、不适等,这时候可以喝点热高汤。”张晔解释,一方面,高汤中含有一定的油分,利于减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另外,热汤进入人体胃部,与酒精接触后形成挥发,人们会有突然一醒的感觉。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任何人,张晔提醒,“这么做的前提是人们的胃黏膜足够好。

  在酒席即将结束时,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甜汤,“如醪糟或银耳汤等,甜汤能够给肝脏输送部分能量,促进肝脏中酶的分泌,能相对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另外,席间适当饮用果汁,既有解酒的功效,也可以保护肝脏。

  酒后

  茶未必能解酒,也不能保护肝脏

  喝酒后喝浓茶,是不少人的解酒方法。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张晔告诉记者,喝完酒不宜立即喝茶,“茶未必能解酒,也未必能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还可能对肝脏有伤害。

  至于解酒的方法,于仁文首先推荐的是蜂蜜水,“含有较多糖类物质,有助于肝脏解毒。大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吃水果、喝酸梅汤也是可取的醒酒的方法,能够起到稀释人体内酒精浓度的作用。对于水果种类的选择,于仁文建议,一些多汁的水果比较合适,如西瓜等。

  ■ 链接

  葛根、菊花、苦参,也有解酒功效

  一些解酒药物宣称具有预防醉酒的作用,这类药物多以中药成分为主,包括枳椇子、葛根、青果、菊花、茯苓及橘皮、牛硫酸等。还有一些产品宣称含有解酒因子,能够加速进入人体内酒精的排放速度,从而抑制酒精的胃肠吸收,并加速人体内酒精的代谢分解及促进酒精代谢物排出,起到醒酒防醉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教授胡素敏解释,这些药物中的成分也是经常用到的,而且有不少中药的确是可以用来解酒的,如枳椇子、葛根、菊花、苦参等,葛根的花称为葛花,也是经常用到的,也有一定的解酒功效。举例来说,关于菊花的解酒作用,古书中有记载,其可“阻醉汉昏迷”,菊花与葛根或葛花一起煎汤,可以使喝醉的人从昏迷中醒来,另外,葛花醒酒汤也是常见的醒酒药物。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